第1178章 赵含章之心-《魏晋干饭人》


    第(2/3)页

    一边是曾经压过粮价的粮商,一边是他们敬爱的大将军,一样的价钱下,当然是选择把粮食卖给大将军了。

    粮商们无奈,只能把价格往上提,而且还不能提少了,不然一石就多个一文两文钱,他们自然还是选择敬爱的大将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粮价上扬,甚至因为抢购粮食,很多粮商是现场出价,没来得及统一,于是出现了当天乡下收购价比粮铺出售价还要高的奇特现象。

    不过他们现在收购的粮食并不是现在就售卖,大多是要到明年二月到四月时出手。

    那时候小麦未收,存粮用尽,粮价会上扬一段时间。

    但粮食……说真的,太平年月,粮商要做大做强,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天下眼见着要安定下来了,看得见的粮食暴利也就这一二年的功夫了,所以他们的机会越来越少。

    战乱年月,粮商们的风险大,收益也大。

    不过,绝大多数粮商心中还是希望天下太平的,混乱的年月,收益虽大,付出的成本却有可能是性命。

    和这个县有类似经历的县很多。

    有些县贫困,赵含章的作坊都开不到,但没关系,一个郡里总有一个县是有这些作坊的,他们就向周围渗透。

    毕竟,这会儿能有多余的粮食卖粮的百姓也不多,女郎说了,每个作坊最少要囤够一库房的粮食,那是最少,可没说最多,所以自是多多益善。    抱着要立功的想法,他们将三个月内,未来得及交上去的盈利全都拿来买粮食了。

    而且为了能够买到更多的粮食,作坊管事用力卖货,批发、零售,买多少送多少,刺激得一些粮商都忍不住拿出钱来买了一些赵氏作坊出产的东西。

    然后作坊管事转头就拿着钱去买粮食了。

    赵含章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以一己之力就能拉高整个北地九州的粮价,完成了平抑物价的成就。

    而且因为各作坊管事动作太大,哪怕她说了不能外泄,但……谁还看不到呢?

    于是全国人民和官员就都知道了,在赵含章还未回过神来时,一大波夸奖就扑面而来,于是,天下粮商都知道,赵含章不喜粮贱伤民。

    这世上有惟利是图,算计利益的粮商,自也有明晓是非,心中有大义的粮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