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首词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当属“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 如今在大宋已经人尽皆知。 然而,并不是因为佚名公子,而是因为柳永。 这首词出自柳永之手。 他今天也来了! 孔颖达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一个歪身喝酒,惬意潇洒的中年男子身上。 此人原名“柳三变”,出身官宦之家,有诗才。 只是因为流连烟花之地,又喜欢写些艳词,不受官家待见。 参加了那么多次科举,也没考中。 近来因为这首词,不仅被官家赐“同进士出身”,而且入翰林院。 一时风光无二。 他也有意告别过去,提升格调,所以改名“柳永”。 经过皇家的严密比照,赵祯前段时间就已经在朝堂上直言,大唐佚名公子所作的这首词完全是剽窃柳永的词,下令朝野广为流传。 在九国伐唐作罢后,景德镇推出大批带有诗词的青花瓷。 这些诗词不仅涵盖佚名公子的那几本诗集,还把大宋名家的诗词也囊括在内。 这无疑进一步激发了大宋文人的怒火。 他们这般咒骂,在孔颖达看来实属正常。 而且他看得出来,这次文会其实就是一次高规格的总动员。 接下来李韬必然要面临天下文人的口诛笔伐。 到时候他通过打仗赚取的威名恐怕要荡然无存了。 柳永留意到他的目光,起身作揖道:“敢问先生,那唐帝丝毫不在乎颜面吗?” 这个问题…… 明知故问! 孔颖达略思之后道:“在登基之前可能在乎。” “有意思!” 柳永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道:“诸位大人,年关将至,柳某打算谏言官家,派柳某前去会一会那个不知廉耻的唐帝,顺便探一探大唐的虚实,不知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善!” 众人一致赞同。 由他这个被剽窃者前去讨要说法,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大唐在他们眼里很邪乎。 皇帝明明胡作非为,大唐却越来越强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