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就这?-《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第(1/3)页

    蝗灾。

    神色匆忙的朱标上气不接下气踏入谨身殿的时候,便获悉朱元璋今天没功夫打孩子的真正原因。

    宽敞的雕花御案上平摊着数十份题本,朱元璋手中还握着一册,神思不属的他连朱标进来也不曾理会,只是一个劲皱着眉头。

    而御案前方不远处,胡惟庸正毕恭毕敬俯身站立,若非朱标低声询问,这位深感事情棘手的宰相只怕会一直这样静静等候。

    “太子殿下,青州河间莫州东昌等三十余府相继发来奏报,称治下发现蝗害,虽尽力扑灭却难能奏效,如今已然势大成灾,大片庄稼被啃噬,今年收成无望,民心惶惶……”

    随着胡惟庸报出的一个个地名,朱标的脑海中大致圈出一片跨越三个行省的受灾区。

    一瞬间,如他的亲爹一样,这位年少的太子也皱起了眉头。

    虽然奏报只有三十来份,但蝗灾这种东西极易漫延,若是处置不力,眼下的这个数字都还要再翻上一番。

    到那时,数百万的灾民嗷嗷待哺不说,以这些行省的税收作后勤补给的朔方边镇也会受到剧烈冲击。

    边镇若是动荡,大明的国本都会受损。

    想到这里,朱标感觉有些口干舌燥。

    虽然朱元璋和宋濂总是教导他要处变不惊遇事不乱,但他毕竟只是个还不曾及冠的少年人,如何能做到像朱元璋那样只是紧皱眉头。

    谨身殿一时陷入诡异的安静之中。

    朱元璋并非没有应对蝗灾的办法。

    自立国之初,各类灾害便层出不穷。如今六年过去,救灾早已有了详细的章程。

    他发愁的,是应对这场规模浩大的蝗灾以及平息其影响需要付出的代价。

    受灾的几十个州府,数十万户灾民,即使短时间内灭了蝗害,补种后最早也要等到八月才有收获。

    长达三个多月青黄不接的时间,就意味着数百万石粮食的消耗完全要由朝廷承担。

    更不用提,失去这么多州县的赋税,还要再更远的地方为边镇输送补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