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隐身于敌-《抗战之责》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八格呀鲁。”

    宪兵队长大介洋三看着手里的报告,气不打一处来,两个月时间,从这里到南京短短的七十公里距离,竟然发生了12起暗杀落单士兵的事件,造成12名士兵死亡,死亡原因都是脖子被人从后面用刺刀割断了。

    “太可恶了。”大介洋三心里埋怨着春树联队长,他竟然说因为目前华中方面军正在组织进行打通南北交通的战役(指抗日战争期间的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战既发生在期间----作者注),兵力不够,不能派兵清剿。

    大介洋三争了半天,最后不得不同意春树联队长的意见-----和北方部队的会师,的确是很重要。自从占领支那首都,部队狠狠惩处了那些支那人以后,支那军队的战斗力和抵抗力似乎并没下降,反而有了提高,弄得军队的兵力几乎只能维持守城了。

    “支那真是太大了。”这是大介洋三离开联队队部后的感慨。

    大街上,稀稀落落的支那人低着头,匆匆而过,两边铺子生意冷冷清清的。

    大介洋三的思路回到了一个月前,作为关东军情报部的一名干部,他和其他四位同事被任命为南京周围城市的宪兵队长。长官当时对他们讲,到了以后,要管束驻军,不要再出现大的屠杀、强奸事件,国际上现在对帝**队在南京的表现非常愤怒,大本营也下命令,为了维持战争,对占领城市。要改变做法,毕竟帝国的兵力还要集中作战,支那部队还有几百万,可以组织当地对帝国友好的人帮助维持治安。

    大介洋三认真执行了上级的安排。他一方面强令商场营业,一方面阻止对难民的公开大规模屠杀并强迫难民参加废墟的清理。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现在,他终于明白“支那人多、地大,帝国人少”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了。

    现在这里驻军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前方作战部队的粮草,可是不消灭现在的武装反抗,粮草如何保障?

    大介洋三沉思着走进办公室。宪兵队现在只有30人,还有一支200多人的警察----这是大介洋三利用以前的警察局长黄长羽组织队伍。

    这黄长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当警察局长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他是在大介洋三的招聘启事贴出后,从地洞里趴出来应聘的,当即被大介洋三任命为局长,他又利用关系,拼凑组织了200来人,帮着鬼子维持治安,抓捕抗日分子、漏网的**士兵、军统的特工等等。

    现在,黄长羽就站在大介洋三面前。

    “太君,您的意思我明白,我会派120人,5人一个组,对从这里到南京的100里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检查。他奶奶的,我就不信哪个这么大胆子敢和皇军作对。”黄长羽低头媚笑着对大介洋三说。

    “不错,我分析过我们遇害的士兵,他们都是在一个人的时候,在休息时被杀的,手法都一样,用刀割断脖子。但是,只要皇军两人以上走在一起,都非常安全。所以,肯定是一个人干的。自从皇军解放这里后,还重来没有出现非军事人员伤害皇军的情况。黄局长,你的人对这一带都非常熟悉,这个暴民,就交给你了。不过,”

    大介洋三站起来。来回走了几步。

    “这个暴民很厉害,胆子很大,你的人要小心才好。”

    “谢谢太君关心。”黄长羽感动得几乎要跪下了。

    肖彦梁提着枪,坐在许小菇的坟前。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了,墓穿上已经冒出了一一点绿色。

    肖彦梁呆呆看着,两个月来他不断寻找着杀鬼子的机会。而每一次他干掉鬼子后他就会到许小菇的坟前说说话。仿佛说说话,紧张的心情就会平静很多。

    “老婆,我来看你了。知道吗,我已经杀了12个鬼子。鬼子现在都是两个人再一起了,越来越不好杀了。不过你放心,我不会停止的。你看这些,”

    肖彦梁摆弄着面前的几根小竹管。

    “这是我新做的一种地雷。”

    前一阵子的暗杀,每一次都要冒被发现的危险,并且,现在鬼子放哨都放双哨,已经没有下手的机会了。

    这种雷,是以前局子里关的一个土匪教他的。把弹簧固定在小竹管里,加一根铁钉,形成撞针,上面再固定上一发子弹,人只要踩到埋在地里的竹管,引起撞针击发,子弹从土里射出,射穿脚掌,这人就废了。以前那土匪的山寨就是用这法子阻挡军队的。土匪同时也对肖彦梁说过,弹簧好找,撞针的力度不好把握,要试几回。

    肖彦梁有16根板簧,那是鬼子步枪里的击发板簧,反正那枪太长,也用不上,肖彦梁正是在思考如何处理的时候想到那种雷的。(我好心痛,给游击队或新四军嘛--------大概作者新中国电影看多了,瞎想)。

    肖彦梁用了10天,消耗了50发子弹,完成了16个子弹地雷的制造。

    “老婆,这种东西死不了人,不过踩着了,也就残废了。怎么样,老婆,你高兴吗?”

    泪水已经挂在了肖彦梁满脸的胡子上了。

    肖彦梁来到小河边,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好憔悴。

    叹了口气,肖彦梁洗了洗脸,向着大路走去。

    天明,集中在城外的200多匹骡马在100名日军的护送下,向南京出发了。

    大介洋三无奈地看着运输队,卡车基本上用来向北部运兵了,只有靠这些牲口了,好在自从皇军占领之后,这一带并没有什么反抗活动,除了那个人。想到着,大介洋三回头看了一眼黄长羽。

    “黄局长,你的人怎么样?出发了吗?”大介洋三的中国话很流利,这完全得益于他在中国的几年和自身刻苦的学习。在这一点上,大介洋三得到了上级和同事们不少的表扬和称赞。

    “太君,他们天一亮就出发了,您放心,没有问题的。”黄长羽望这身边的日本人,哈哈腰说道。希望派出的便衣组今天可以完成任务吧.

    从晚上起,肖彦梁就在大路上埋好了雷,通过两月的经历,他知道大路上百姓很少,前面正打着仗,谁还敢出城?即使是逃难的,也不会走大路的。每天经过的鬼子队伍倒是不少,大多是运东西的骡马车队。他干掉的12个鬼子就是这种队伍里的,利用放单哨、到井边打水等机会得手的。可惜现在鬼子干什么至少也是两个人以上活动,没有下手机会。

    肖彦梁小心地弄去埋雷时地上的痕迹,退到远处,紧张看着。

    大约正午时分,一队鬼子押运着东西过来了。

    鬼子很悠闲,有的走路,有的坐车,有的嘴一动一动的,伴随着肢体动作-----是在唱歌吧?正午的天晴晴朗朗的,太阳照在身上懒洋洋的。

    空气中传来轻微的“啪、啪”声,肖彦梁看见两个鬼子一下子矮了下去。其中一个鬼子向前跪下,身上更是多了几个血洞,已是不见活了。

    其余的鬼子大吃一惊,不知怎么回事,另一个受伤的鬼子的脸已经吓得雪白,要不是旁边有人在自己突然受伤的时候扶住自己,恐怕。。。。。。

    这时,鬼子已经布成警戒阵型了。刚才,明显是从地下射出的子弹,伤了同伴,难道支那军队藏在地下了?可他们既然已开始射击了,怎么还不进攻呢?

    好一阵子,鬼子才放松了警戒状态,受伤者伤在了脚部,整个脚掌被击穿,可能以后都不能正常走路了。

    支那人太可恶了。鬼子拿枪对着地打了一阵子,除了融化的雪迹,什么动静也没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