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中篡改的历史(十完)-《抗战之责》
第(2/3)页
其引言中说:“查**在沦陷区之活动几较普通区为重视,为积极,以目前情势而论,大有失地愈多该党发展愈迅速之趋势。究其原因,一半由于日伪与本党之势力均多所不逮,一半即由于该党党政军在该区域内均能协同一致切实合作,故每至一地即如入无人之境,致令其组织活动日益坐大。”
处置办法:
(1)策动沦陷区本党忠实党员,打入**各级组织,从事内线工作,刺探其内情,并分化其力量。
(2)策动本党党员及优秀青年,打入**所操纵之各种民众团体及游击部队起党团作用,分化其组织,并夺取其领导权。
(3)策动全体党员,从事**活动防范之调查监视等工作,打破过去一般党员对**之放任态度。
《第八路军在华北陕北之自由行动应如何处置》。在第一节“问题性质之认识”中说:
“目前**势力,虽以华北陕北为根据,然其活动范围,则普及各地,而尤以华中各游击区为甚,故对第八路军在华北陕北自由活动之处置问题,实即对整个中国**活动之处置问题,如处置得当则共党活动之范围,或仅及于华北陕北,其他区域则无发展之余地;如处置失当,则第八路军将利用沦陷地方中央统治力量鞭长莫及之情势,扩大其自由活动之范围。结果中国抗战形成国民党失地,日本与**分地之局面,日本与**相反相成,本党统治之土地,将一失而不易复得。”
在此,国民党将中国之土地视为党之私产。故有“中国抗战形成国民党失地,日本与**分地之局面,日本与**相反相成,本党统治之土地,将一失而不易复得。”之忧。而无‘无论国民党、**所控土地全是中国所控之土地’的念头。所以向**收复国民党所失的土地势在必行。
========================================================
在那一时期,**的文献如何呢?
《目前八路军在华北华中的方针》 (一九四○年四月一日)——**中央及军委发给所属部队的电文
朱彭,杨,刘邓,徐朱,陈罗,雪枫,胡服,项英陈毅:
目前我在华北、华中之方针:
(一)某方现在黄河以北及吕梁山脉集中大军,我之任务在于极力缓和之,避免一切刺激某方之言论行动。我军则谨守防线,深沟高垒,以备不虞,对其军事挑衅极力忍耐,不还一枪,多写诚恳坚定而无刺激性的函件、传单、标语,达到缓和其情绪,稳定我防线,使山西、河北两省归于平静局面之目的。非得中央同意,不得发生军事冲突。
(二)某方现在鄂中、皖东、淮北三区大举进攻新四军,我新四军应坚决而有计划地进行自卫战争,其皖东、淮北两地,务须独力坚持三个月,以待援军到达,然后大举反攻。
(三)我八路军有抽调足够力量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打退反动进攻,消灭投降*势力,建设新的伟大抗日根据地之任务。此根据地以淮河以北、淮南铁路以东、长江以北、大海以西为范围。其指挥人员与兵力配备由朱、彭统筹之。其到达时间,分为三期:第一期须有一个主力团,以急行军于一个月内外到达皖东;第二期为三四四旅,须于两个月内到达淮河附近;第三期须有相当大的兵力(不少于一万五千人),于三个月内外到达苏北扬州附近。一、二、三期兵力总数,共须四万至五万人,方能完成此紧急伟大任务。
(四)我鲁南、胶东部队,须积极行动,消灭一切最反动的投降*势力,扩大抗日根据地。惟须极力争取中间势力,对一切尚能与我合作抗日之部队及虽然不好但尚未向我进攻之部队,均须极力联络,不得侵犯其一人一枪。
(五)无论华北、华中,一律依照中央迭次指令,采取政治上的攻势,号召一切友军反对内战,拥蒋讨汪,团结抗战。
(六)总的目的,在于打退反动进攻,扩大抗日势力,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
(七)具体布置,各地依此总方针计划之。
中央及军委
四月一日
《对中间派应采取的方针》 (一九四○年四月十二日)——**中央及军委发给所属部队的电文
陈罗,雪枫,胡服,并告朱彭(转左黄),徐朱,刘邓,项英:
某方政策是推动各中间派向我们斗争,使其两败俱伤,并使我们得罪各中间派,陷我们于孤立。因此,我们对于陈、罗附近之于学忠,雪枫附近之何柱国、孙桐萱,先念附近之川军、桂军、西北军,胡服附近之桂军,必须采取如下方针:
(一)直接派人或间接托人或公开寄信发传单,表示我们完全不愿意同他们磨擦,请他们顾全大局,保存友谊,以免两败俱伤,渔人得利,这种表示要继续不断。
(二)当他们迫于某方命令向我进攻时,我应在不妨害自己根本利益条件下,先让一步,表示仁至义尽,并求得中途妥协,言归于好。
(三)当他们不顾一切向我进攻妨碍我之根本利益时,我应对其一部分给以坚决打击作为警告,打后仍求得互相妥协。
(四)只有中间派转变成了坚决的不可变化的顽固派,如同鹿钟麟、石友三之类,才采取完全决裂政策,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这种政策的性质亦是对于其他中间派作警告,使其他中间派有所畏而不敢磨擦。
以上方针的具体执行由你们依情况决定之,中央军对我进攻时亦须同样采取此方针。因为中央军各级官长中只有一部分军官及政训系统是顽固派,其他多是中间派,也有一部分进步派,决不能把中央军看成都是顽固派。
中央书记处及军委
四月十二日
《利用一切机会对黄埔系军人进行统战工作》 (一九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这次苏北事件中,税警团未参加*战争,而该团干部大半都是黄埔生。过去华北与朱怀冰冲突时,其中一个师也未参加*战争,而该师干部同样也有些黄埔生。我驻阎办事处主任王世英同志,能与该地中央军(胡宗南)的黄埔生高级干部进行了很好的统一战线工作。这一切证明,我党我军中过去把黄埔生看作一个笼统的*集团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有害的。在目前严重时局,急须改正此观念,利用一切机会与黄埔生军人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不要刺激他们,而应以民族至上的观念来打动他们,使他们不肯投降日寇,使他们对*战争取中立或消极态度,这对挽回危局有重大意义。
毛、朱、王
铣
《目前的国共关系和我们的策略》 (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四日)——*给周恩来的电文
恩来同志:
各电均悉。
(一)估计是一致的。*不会变,高氵朝可能下降,“剿共”可能停顿(只说可能)。
(二)只要此次高氵朝下降,“剿共”停顿,将来再发动高氵朝,再举行“剿共”就困难了(除非投降),故目前是时局转变关头。
(三)敌必向蒋进攻,某君估计是对的,利用日蒋矛盾仍是我们政策中心。
(四)但对蒋让步则危险(如你所说),目前是迫蒋对我让步时期,非我对蒋让步时期,熬过目前一关,就好办了。
(五)蒋从来没有如现在这样受内外责难之甚,我亦从来没有如现在这样获得如此广大的群众(国内外)。
(六)蒋不会对敌举行反攻,他的主意仍是保存实力。但日本向蒋进攻的可能甚大,蒋亦不得不被迫应战,实力仍不能保存。
(七)目前国共是僵局,但时间不会久,敌大举进攻之日,即僵局变化之时(但如敌不进攻则僵局会继续)。
(八)只有那时,蒋表示对我和缓,我才可以表示和缓,但目前非其时。目前让僵局存在正是有利,愈僵愈于我有利,愈于蒋不利。
(九)目前的僵仅政治上僵(国共关系上僵),军事上在我并不僵,因我并未去打他。
(十)如蒋再令汤集团攻淮北,是他自造僵局,将来敌军再一击,他失败更大。如蒋不再打淮北则目前就可解消他自己的军事僵局,仅剩一个政治僵局,蒋如聪明,应如此做。
(十一)我之政治攻势(十二条)压倒了蒋之攻势(皓电、齐电、皖南事变、十七日命令、限期北移、纪律命令、华中进攻等等),我之攻势已收成效,还会有成效的。
(十二)我们目的不在蒋承认十二条或十二条之一部分,他是不会承认的(当然对党内外群众都不应如此说,仍是要求蒋承认),而在于以攻势打退攻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