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三代西平侯沐晟在永乐年间累功进封黔国公。 在原先的历史上,自沐晟起,黔国公共历十世十三代,至南明而爵绝。 这便是沐家的爵位情况,无一人在生前封王。跕 沐英的黔宁王、沐晟的定远王,皆是追封的荣誉称号,与历史上吴三桂的“平西王”异姓王爵完全不是一回事。 沐英家族能够世代镇守云南,凭借的并不是爵位,而是职位,即云南总兵官。 总兵官是大明的武职官名,是法定的某省或某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拥有兵权。 明朝建立后,从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 凡遇有征伐,则任命将领担任总兵官,调卫所军,由其统率,战事结束后,交所佩将印,军队各归卫所。 因此,总兵官属于临时差遣,无品级,无定员,多由公、侯、伯、都督充任。 乾熙初期,朱高煦对大明军制进行改革,在朝廷设大都督府,在地方上设置九个都督府。跕 其中边疆省以卫所兵为主,募兵为辅,如云南、交州,至于内地各省则以募兵为主,个别内地省因土司众多的缘故保留了部分卫所兵,如贵州、四川等。 历史上,云南都指挥使司的高官如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往往由沐家兼任。 而在穿越者朱高煦进行军制改革之后,除了没有土司存在或者仅有少量土司存在的内地各省之外。 像云南、贵州、四川这种境内存在大量土司的行政省,都指挥使司并没有遭到裁撤,只是将其连带下辖未改编的卫所一并划归所属都督府管辖罢了。 所以,云贵都督府下辖的四个军(募兵制)的官兵人数建制偏少,毕竟其下辖的云南、贵州境内还有很多卫所。 这也是乾熙军改后,黔国公沐晟为何会以云南都指挥使之职,兼任云贵都督府军参总督的原因。 历史上,正统年间以后,大明边境战事时起,总兵官逐渐成为常设武职官员,其挂印称将军者,云南为征南将军,湖广为平蛮将军,两广为征蛮将军,大同为征西前将军,甘肃为平羌将军,宁夏为征西将军等等。跕 故而,从沐晟开始往后,沐家世代以总兵官之职挂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等处地方。 而在沐晟之前,大明还有过六任征南将军,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汤和、廖永忠、周德兴、邓愈、傅友德、顾成。 史书上没有记载沐英挂征南将军印的记录,但有沐英担任征南右副将军的记录,以及朱元璋任命沐英为云南总兵官镇守云南的记载。 说白了,无论是在原来的历史上,还是被穿越者朱高煦改变之后的现在,沐家世袭的是黔国公爵位,不变的是云南总兵官的军职。 云南的民政、刑狱自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别负责,沐家无权,也不能随意干涉云南地方上的行政与司法。 如今朱高煦在圣旨里强调他下令让张辅世镇孟甸、朱能世镇孟挝是效法太祖高皇帝命令沐英镇守云南的故事。 再结合那道让沐俨袭爵黔国公,兼领云南总兵官之职继续镇守云南的圣旨,那么从今往后,沐家世镇云南的名分便在此圣旨上得到了肯定与体现。跕 乾熙军改之后,都指挥使司仍然是大明地方上的军事权力机构,具体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隶属于朝廷的大都督府,并听命于某地都督府(地方上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沐家兼任都指挥司高官之职,除了拥有管理地方卫所的权力之外,还掌管着土司的任命、认可、晋升等权力,即史书记载的“诸土司之进止予夺,皆咨禀。” 因为在洪武年间与永乐前、中期,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境内纳入地方三司权力体系,真正由朝廷任命流官治理的府县并不是非常多,尤其是贵州与云南。 所以,在永乐后期以前,控制住了云南土司,也就等于控制了云南大部分地区。 这才是沐家早些年在云南真正的权力所在! 不过,从永乐后期开始,朝廷对一些地区进行了改土归流的尝试。 乾熙初期,朱高煦正式将巡抚设置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跕 他在任命齐泰担任贵州巡抚在贵州着手试点改土归流取得显著成绩之后,正式开始在云南、广西、广东等省逐步推进改土归流之策。 随着四级官道的修建,云贵、两广等省境内的道路交通变得越发便捷,以及推广汉化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云南、贵州等地改土归流推进的相当顺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