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明若想制造出用蒸汽机驱动,纵横四海的钢铁战舰,以及具有万马之力的铁轨火车,没有炼钢厂的支撑,那就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第二个是造船业。 唐宋时期的工匠对造船技术进行了创新,促使造船业越发完善,当时的一条大船可以承载一百多人,其运载量较之前代得到了极大提升。 而且这个时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船,形态规模多样,船的数量也大大增加,造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宋朝制定了严格的造船流程,先画出设计图,之后做出船只的模型,最后根据设计图和模型进行造船。 造船业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 同时因为手工业、商业、农业的快速发展,大明普通百姓从事手工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而造船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手工业的发展,随着海上贸易和造船工厂的数量增多,与造船业相关的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比如航船绳索的零配件加工等等。 由于造船业的兴起,造船配套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造船技术也越来越发达。 造船业的发展带动了大明经济的繁荣,也为出海巡洋与藩王改封海外建国提供了一切必要条件。 大明朝廷制定了严格的条例来管理造船业各个方面的行为,促使造船业达到新的巅峰。 郑和率领船队巡视海外,让全世界看到了大明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经济的繁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震慑了其他国家,引得四方朝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他国家的造船技术。 第三个是纺织业。 历史上的珍妮纺织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机器生产从此开始取代人力,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珍妮纺织机的原理并不复杂,将横着的单个纱绽改为竖着的八个纱绽,效率将会提高八倍。 然而,早在珍妮纺织机发明之前的四百年前,中国已经出现了效率比珍妮纺织机还要高,可以同时纺三十二个纱绽的纺织机。 这种纺织机被记载于元代的《王祯农书》上,大约长六米,宽一米半,可同时纺三十二个纱绽,用人力或畜力驱动,一天可以纺出棉纱将近一百二十斤,远远超过四百年后的珍妮纺织机。 在原来的历史上,这种领先世界的纺织机并没有流传下来,因为它在明期中后期便已失传。 不过,随着穿越者朱高煦的出现,这个厉害的纺织机不仅被大量使用,更得到了推广。 以至于到了乾熙元年的时候,在大明的丝、棉纺织业中,生产工具较以前大有改进,不仅织出的成品更是花色日新,而且产量更高。 第四个是手工作坊行业的发展。 经过永乐一朝二十五年的发展,至乾熙元年时,不仅作为农村副业的棉麻纺织、养蚕缫丝都有了普遍的推广。 而且全国各大小城市和乡镇之中,大都存在着磨坊、油坊、机坊、纸坊、酱坊、弹棉花坊、糖坊、木作、铜作、漆作、铁作等大小手工作坊。 除两京外,当时已形成某些手工业的重要产区,如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工商业城镇也开始兴起。 特别是永乐初期,推行永不加赋与摊丁入亩的政策之后,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如此便增加了农民的流动性与自主性,一方面促使惠民工建局的规模快速膨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