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永乐二十一年三月,国王照旧例派我出使大明,向大明皇帝陛下进献贡品,并上表感谢伟大的皇帝陛下派人援助西班牙王国。 这是我第五次走陆路出使大明。 庆耀顺利建好符合大明皇帝陛下要求的军事基地定西镇,于是便率领护卫回去向大明皇帝复命。 他们此次回国,与我们使团同行,算是对我们使团的一种保护。 当年十一月进入北庭行省后,庆耀担心大雪封山,因此我们没有在伊犁城停留太长时间,而是急着赶路。 可惜我们还是遇到了暴雪。 就这样,当我们离开北庭省地界,前往蒲昌省省城哈密城的时候,已经是永乐二十二年的三月份。 在离开哈密城,向大明腹地行使的途中,我看见成千上万的百姓背着行囊,沿着道路向西北迁移而去。 这时我才意识到,当年伊犁城增加的人口,竟然来自大明腹地! 各位读者,你们要知道,任何国家办理移民之事,皆属于一件牵扯巨大的工程,并不是相关官员配合一下,三两个月就能完成移民。 尤其是几十万的移民,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然而,这种动辄数万,多则数十万的移民工程,在大明帝国朝廷直管的各个行省与藩国境内,竟然属于一种常态化的事务。 你们能想象吗? 大明朝廷直管的各个行省,皆设有移民司,专门负责统筹本省移民之事! 永乐八年的伊犁城,人口才三十余万。 而据我所知,永乐二十一年的伊犁城,主城区人口加上城郊区人口,合计高达一百二十万! 这一百二十万人之中,有三十余万百姓与十余万明军将士(卫所兵)居住在城内各坊,其余皆居住在城郊外如星罗密布的各个厢之中。 大明管理百姓以里甲制为基本,居民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十户为一甲,各设甲长、里长,而城内的里叫坊,城郊的里叫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