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是,表少爷,这边请。” 伸手扶正脑袋上的乌帽,秦二忙不迭躬身请陈庆之往里走。 穿过西边的垂花角门,两侧是抄手游廊,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中间穿堂拥着几簇海棠桂树,端是显得锦绣阜盛。 再往里面可以瞧见一道月门,背后就是演武场,供少爷小姐们健身习武而设。 胡老太爷以武发家,后代子孙自然不能忘本。 胡家的少爷小姐,从六岁开始扎马桩,沐药浴,打熬一身筋骨。 到了十二岁,该是传授家传武学的时候,每日卯时就要起身,来到演武场这边与教头捉对操练。 只是如今已是接近巳时,演武场隐约还能听见刀兵碰撞的动静。 陈庆之心生好奇,遂径直穿过廊道向着门里望去。 只见青石板砖铺就的演武场上,有一眉目妍丽的素衣少女正挥着手中三尺青锋,似重涛叠浪连绵不绝向着面前的葛袍老者刺去。 而老者只是退让两步,随即提棍点在她用力薄弱的节点,轻轻拨拉,便引导着少女向两旁滑开。 “啪”的一声,老者蓦地出棍点在少女手肘,如毒蛇出洞,少女手臂一阵酥麻,等再有知觉手中青锋已经掉落在地上。 “媛儿,祖父教过你多少次,练剑要用心去体味,结合自身实际灵活做出改变,而不是死搬硬套地照抄剑招,你怎么就是不听!” 原来这名老者正是胡家的上代家主,胡仲卿。 “譬如这招三仙叠浪,剑招固然巧妙,能够不断借助对方的力道蓄叠剑势,但以你如今的力道,两叠便是极限。” “第三叠已经不是你在御剑,而是剑在御你,超出掌控的剑招还有什么威力可言!” “既然驾驭不住三叠的力度,那便不如退而求其次只用两叠,剩下三分余力应付对方的后手,真到生死相搏的时候,这三分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你可曾听明白?” 胡仲卿看向孙女的目光充满失望。 “媛儿明白。” 少女微红着眼眶,从地上捡起宝剑,声音细若蚊呐。 “唉,今日就到这里,”摇了摇头,老者正要放下手中的齐眉长棍,突然须眉一皱看向陈庆之来的方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