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东莞袁家-《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2/3)页

    杀他们一点都不冤枉,爪哇、金洲(加里曼丹岛)、三佛齐(苏门答腊岛)的土著人就曾经欠下汉人累累血债,且不说之前他们在荷兰统治者的默许下屠杀的行为了,就说二战以后,这些土著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

    要修理这些土著人,东林党可能下不了手,但是有人可以下得了手,郑森就是了。

    别看郑森是受过儒家教育的文人,但他对土人的手段可是够狠的,郑森收复了台湾之后,当地的大肚王国叛乱,郑森可是毫不客气的杀,派了刘国轩去,把大肚王国杀得没几个人了。

    等以后开拓海外殖民地的时候,就需要郑森的海上力量配合,只要有郑森的人在,对反抗的土著人可以毫不留情。

    正当赵鹏胡思乱想的时候,船队已经到了珠江口了。

    站在船尾舵楼上眺望,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后面同样是一望无际宽阔的珠江,珠江东岸就是东莞虎门了,只不过这个时代,东莞还是属于广州管辖。

    “大木,船队往左边靠岸吧。”赵鹏指着虎门方向说道。

    这个年代,虎门可没有什么炮台,大明的实力还算是比较强的,西方殖民者商船可以进入珠江,但是战舰要进入珠江就得考虑一下了。大明和西班牙人、英国人、荷兰人都打过,最后都是以大明获胜为结局。

    西方人虽然船坚炮利,可是他们远道而来,大明的军队在百姓的支持下打败了西方殖民者一点都不奇怪。可是清朝,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又如何打得过外敌?鸦片战争中的三元里抗英,那些拿着锄头和土制兵器击败英国人的勇士们,不仅没有被朝廷重用,反而受到满清朝廷猜忌,可见一个防汉胜于防夷的朝廷,岂能不败。

    鸦片战争的时候,珠江口附近的老百姓划着小船,靠近了英国人的军舰,向英国人兜售鸡蛋、瓜果蔬菜等食物;到了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汉人老百姓甚至是帮助外国军队运输武器弹药,还帮助外国人打造云梯,给外国人带路。

    郑家军船队在距离沙滩边一百步外停靠,这里没有可供大船停靠的码头,船只只能停在海面上,由小船接送到岸上。

    “全员更换服装!”赵鹏下了命令。

    全部的锦衣卫全部更换上大红色鸳鸯战袄,头戴鹅黄色范阳帽,有少数人在鸳鸯战袄外面套上一件红色皮甲,头上带着六瓣尖顶铁盔。经过乔装打扮,这支队伍看起来就像是一支普通的明军。这是因为锦衣卫发服装太过于醒目了,若是穿着飞鱼服,头戴无翅乌纱帽上岸的话,恐怕还没找到人,早就会有人给袁家通风报信,那样锦衣卫就会扑个空。化装成普通明军模样,前往东莞抄查袁家,就可以避免提前走漏风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