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戎菽-《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第(2/3)页
最后来到后院里的一个大石器旁,这是石磨,是由鲁国的巧匠公输班发明的,但要普遍使用,又要挪后好几百年。
至少在秦朝,仍然以舂为主,直到汉代,配合着小麦的大量种植,这种器具才在北方广泛流传开来。
战国时代,处理谷物的方式,是把粟麦菽等放在石臼里,用木杵、石棍来捣碎,叫做舂。
用这种方法舂出来的粉又称为“屑”,十斗的小麦,大概能舂成三斗的麦核屑,颗粒大而粗糙,做成饼后,不和水就难以吞咽,跟吃沙土没什么区别,而且一次捣的很少,费时费力。
眼前的石磨,是最普通的手推磨,在后世北方农村还能偶尔见到。
它由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轴,木蕊铜皮,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在人或牲畜的推动下,绕轴转动。
“胖子,推磨!”
“好嘞!”
庖丁轻车熟路的推起了磨盘,小麦粉就是用石磨压出来的,他对石磨自然不陌生。
江寒又指挥徐弱往磨里放菽豆,田玉儿往磨里加清水,庖丁的力气很大,奋力推动磨盘,菽豆通过磨眼倒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圆石磨发出咔滋咔滋的响声,将它们磨成粉末。
经清水一冲,就又变成了浓浓的豆汁,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又经由木质的漏斗中流到了木桶里。
不一会儿,院子里多出了好几桶色泽诱人的豆汁。
“老黄,搭把手,帮我过滤一下。”
黄渭抱起其中一桶豆汁,倒在了江寒手上那块洗净的细葛布上过滤,菽豆的残渣都被葛布筛了出来,过滤后的豆汁被灌入陶釜中。
然后江寒把陶釜驾在了炉灶上,点燃干柴,猛火加热煮沸,不一会儿,釜面豆浆泡沫破裂,便得到了香喷喷的熟豆浆。
闻着这久违大豆的香味,江寒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用木勺轻轻撇去浮在上面的泡沫,如此重复几次后,釜中就只剩一锅奶一样的豆浆。
“大家快来尝尝!”
江寒把豆浆盛在木碗中,加一些蜂蜜,递给了身边的人。
“好喝!”田玉儿眼睛发亮,喝的嘴角全白了,她没想到平凡的菽豆经过这么一处理,居然味道如此甜美。
江寒摇头一笑,从袖子里拿出一块干净的葛布,递给了田玉儿:“擦擦嘴!”
田玉儿破天荒的被弄了一个大红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