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集会(1)-《道起终南》


    第(2/3)页

    不少第一次听玄阳论道的高手,心中震动更甚。

    不禁暗叹,天妒英才啊!

    玄阳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心性通透,超然。如今在帝国有此名声倒也实至名归。若非玄阳幼年遭遇不幸,不能修持武道。否则,未来必然是一位武道宗师。

    众人细细品味玄阳所言,人群中的虚真却是浑身颤抖,激动不已。

    当初虚真虽然被玄阳点化,但是,玄阳真正的意思,虚真一直未曾领悟。这些日子,虚真苦思冥想,却始终不得要领,今日得玄阳四句偈语,却是如同三伏天喝了一杯冰水,浑身通透。

    当即,场中也有不少人明悟。

    是啊!修行本是自家事,哪能寄期望与外人。

    场中诸人大多都是武道高手,纵是平日里有资源辅助,能有如今的修为,哪一个不是勤修苦练。

    玄阳看着场中众人思索的表情,又对众人说道:“诸位,我以为,无论文道,还是武道,都是殊途同归。求道路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可掺杂杂念。我曾在书房门前写过一联,今日也送与诸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玄阳说完,场中许多人都是点头认可。

    修行根本没有捷径,你看到的捷径是别人长年累月积累的爆发而已。

    其实,这场论道,本就是玄阳为了打消,武道高手对他的热捧,所以,里面多是劝诫之言。乍听极有道理,但是,却是十分空洞。

    不过,若是真的有人能做到,并且,以此修持自身,必然也会取得大成就。

    总而言之,玄阳不算骗人。

    正在场中众人思索间,一袭白袍,一位十分英俊的青年起身而立。向玄阳率先行了一礼道:“先生,在下梁湛,心中有一惑,还请先生开解。先生先前所说‘放下’,却不知该如何‘放下’。”

    厅中,有不少认识梁湛的,都忍不住暗中叹息一声。

    梁湛,乃是玄阳父亲李梓后,大乾帝国最出彩,风头最劲的年轻人。当年有;白衣公子耀帝都之称。不过这些年却是因情所累,沉寂了下去。

    所以,玄阳这些年轻一代并不认识。

    梁湛年轻时,武功、文采都是一等一的,出身也是不凡,乃是左将军家的嫡子。如此完美的佳公子,不知是多少闺中少女的梦中情郎。

    但是,正如玄阳先前所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