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贾芸种地雷-《红楼武状元》
第(2/3)页
庆朝的多名总督中,只有两名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一个就是两江总督,另一个则是川陕甘总督,前者是严应魁,后者便是景占荣。其他总督,只能加兵部右侍郎衔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这也说明了,两江总督和川陕甘总督的地位很高。
严应魁跟贾芸详细介绍了相关战况,据他所说,江南提督秦厚祥正在率军围攻杭州城,而叛军已经攻打苏州城一个月了,双方都死了不少人了。
饶是如此,杭州营和镇江营造反后,驻在金陵的严应魁能快速出征,亲自来到最前线,且在大量叛军的攻打下将苏州城牢牢守了这么久,算得上有功了。
贾芸则将自己的战术告诉了严应魁,严应魁赞成了他的战术。
这点让贾芸庆幸,虽说他不仅是长安节度使还是皇子郡王,身份比严应魁还高。但在此次平叛中,严应魁这个加了兵部尚书衔的两江总督,地位是比他要高的。他可不希望此次两人在战术上闹矛盾,严应魁企图指挥他。
严应魁刚任两江总督不久,最近的两淮盐业贪官污吏开征议罪银之事,并未波及到他,若波及到了,多半就会对贾芸记恨了。而严应魁也知道,在没有天治帝旨意的情况下,此次平叛,他是无权指挥贾芸的。严应魁也并未轻视贾芸年轻,因为贾芸是武六元,官场资历也够丰富。另外,他也认为贾芸的战术安排是合理的。
根据贾芸的战术,他没有率领长安营大军进苏州城,而是绕道前往苏州城的西城门。
路上,贾芸仔细观察了地形。
到了西城门附近,长安营大军遇到了大量杭州营和镇江营的叛军,大量叛军忙不迭摆开了防御的阵势。
这次贾芸依然没有即刻发动进攻,再次让四万长安营大军摆开了浩浩荡荡波澜壮阔的阵势。
随即,在他的安排下,五百名弓箭手走上前。
“射!”
每名弓箭手都朝着叛军方向射出了一支箭,每支箭上都绑着一张纸,每张纸上都写着一些字……
一共五百支箭,带着五百张纸,密密麻麻地朝着叛军方向射去。
这一幕让叛军纷纷看傻了眼,眼下双方大军距离不是很近,这些射出的箭,根本不能对叛军造成杀伤。情景看上去奇怪而滑稽,就好比,两群人要打架,其中一群人隔得远远的对着空气挥拳……
这一波奇怪滑稽还没完,当五百支箭射完,在贾芸的命令下,长安营大军便后撤了,叛军纷纷更傻眼了。
然而……
眼下杭州营的叛军,由穆炽、孙士信共同率领。其中,穆炽是穆治的二儿子。穆治的嫡长子穆烜很不成器,但这二儿子穆炽算成器的,少年时便开始在军中历练,也立过军功,这也是穆治狠心放弃嫡长子穆烜的原因之一。孙士信则是杭州营的副将,是穆治的心腹,此人文武双全,有勇有谋。
眼下镇江营的叛军,由梅贺、顾之充共同率领。其中,梅贺是梅逵的嫡长子,顾之充是镇江营的副将,是梅逵的心腹。
当长安营大军后撤后,穆炽、孙士信、梅贺、顾之充四人看到了此前绑在箭上的纸,纸上的文字让四人或怒或惊……
这是一份劝降书!
写了四点内容:其一,镇江城已被攻破;其二,四万长安营大军赶到,还有更多军队正赶来平叛,此次造反必定失败;其三,不投降者便会满门抄斩,投降者可从轻发落;其四,穆家、梅家为了一己私欲造反,叛乱官兵若因此丧命且连累到满门抄斩,极为愚蠢。
这份劝降书是贾芸离开镇江前亲手所写,找了一些既会写字也信得过的属下,包括了曹武,一共抄了五百份,其中一些还是贾芸亲手抄的。
因为贾芸知道此次叛军的军心不稳。
这份劝降书就是在攻心,攻叛军本就不稳的军心!
……
……
四万长安营大军,在丢下了五百份内容一样的劝降书后,后撤到了一片广袤的田野之中,眼下这个时节,这片田野郁郁葱葱。
贾芸仔细观察过地形,这片田野适合他接下来的战术部署。
在贾芸的安排下,一万官兵位于前方把守,三万大军退到后方,而中间一块区域,以道路为中心,种起了地雷,也就是绊雷。一共三百多枚绊雷,全都种在了这块区域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