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林如海为何是自尽请罪?-《红楼武状元》


    第(2/3)页

    眼下,贾芸仔仔细细看完了林如海的遗本后,情不自禁又想到了林如海为何是自尽请罪而不是病逝这个问题。

    贾芸回想了一番原著便恍然大悟了!

    原著里关于林如海死亡的描写出现了前后文矛盾。

    原著写到,红楼十年冬底,林如海有一封书信寄到了荣国府,说的是他身染重疾,要接林黛玉回去。

    贾母因此忧闷,忙忙的让林黛玉回扬州,还特意让贾琏陪同,叮嘱贾琏要将林黛玉带回来。

    后文写到,贾琏、林黛玉离开后不久,跟着贾琏去扬州的奴才昭儿回来了,昭儿说他是贾琏打发回来的,说林如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死的,贾琏带了林黛玉送林如海的灵去苏州了,打发他回来报信,请示贾母,还让带几件大毛衣服。

    这就前后文矛盾了,这矛盾还很明显,不像是曹公不小心造成的,倒像是故意为之。

    林如海如果是在九月初三死的,为何他写自己身染重疾的书信到了冬底才送到荣国府?

    如果说,林如海是第二年的九月初三死的,那时间线就更不对了,就连紧随其后的建造大观园的时间线也会跟着混乱……

    前世贾芸在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很困惑,查阅了各种资料都没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而现在贾芸解开这个谜团了!

    曹公的祖父曹寅就兼任过两淮巡盐御史这个职位,当时两淮盐业是个烂摊子,而《红楼梦》作为一部旷世悲剧,曹公应该不会给林如海这个两淮巡盐御史写出一个好下场,林如海没有好下场才合理!

    红楼七年,林如海将林黛玉送到荣国府,主要原因并不是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贾母念及林黛玉无人依傍教育派人来接。

    主要原因在于,两淮盐业是个烂摊子,林如海意识到自己的下场不会好,不愿林黛玉受到波及,才将林黛玉送入荣国府,有荣国府的庇护,只要他的罪名不是很重,林黛玉就不会有事!

    林黛玉回扬州的时候,贾母之所以忧闷,主要不是因为对林黛玉的离别之情,而是在于贾母在忧闷林如海自尽请罪这件事!

    所以昭儿跟着贾琏去扬州不久就回来报信、请示贾母!

    那么,为什么曹公没有将这件事直接写出来呢?

    答案很简单,曹公写原著的时候,不得不回避各种忌讳,而林如海作为两淮巡盐御史自尽请罪这件事,就是需要回避的。

    ……

    ……

    “看完了?”

    谷阢

    见贾芸对着遗本看了片刻还不回应,天治帝都有点等不及了。

    贾芸回应:“回皇上,微臣看完了。”

    天治帝道:“林如海自尽请罪后,我派了新任巡盐御史邹锦去扬州,朕这里还有一份邹锦的密折,你再仔细看看。”

    说着,天治帝让掌宫太监戴权将一份密折递给了贾芸。

    贾芸心里更疑惑了:这个天治帝究竟在打什么主意?特特的让我看了林如海的请罪遗本,现在又特特的让我看邹锦的密折?

    其实,对于这个疑惑,贾芸已经有所推测了。

    在他看来,天治帝这么做自然不会是无缘无故,必有缘故!

    什么缘故?

    多半是要给他派任务了,而这任务多半就跟林如海甚至两淮盐业有关!

    眼下依然顾不得多想,贾芸又立刻仔细看起了邹锦的密折。

    密折的内容大致是:

    邹锦根据天治帝的命令,在扬州调查了林如海之死,也调查了扬州八大总盐商捐输之事……

    根据调查的结果,邹锦认为林如海确实有罪,但罪名算不上很重。

    虽说林如海也有些贪腐之事,但相对于两淮盐业涉及到的其他官员,林如海作为两淮巡盐御史,算是清廉的。

    催捐没完成这件事,责任不仅在林如海,也在扬州八大总盐商,还在两淮盐业的种种弊端……

    邹锦还在密折中向天治帝求援,单凭他一个新任的两淮巡盐御史,无法完成催捐,更无法解决两淮盐业的种种弊端。

    根据林如海的遗本,再根据邹锦的密折,贾芸也认为,林如海确实有罪,但罪名算不上很重。

    两淮盐业确实是个很大的乱摊子啊!

    林如海在相对清廉的情况下,能够在巡盐御史这个位子上做几年没被谋害,还有所作为,已经挺好了。

    如果林如海没有担任两淮巡盐御史,凭他的才华能力,应该可以成为一个挺有作为的好官。

    可惜偏偏让他坐上了两淮巡盐御史这个位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