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以后都要这么硬气-《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3/3)页

    他们一边庆幸被祭天的不是自己,一边在内心发出哀嚎。

    华夏市场难道要变天了吗?

    这是官方在杀鸡儆猴?

    难道以后出问题也要被严查了?

    一想到此,所有外企华夏区的高管,全都感到脖子一凉,阵阵寒风吹过。

    赛诺菲被立了典型以后,各市药监局都开始加大力度,抽查在售药物,检测药品质量问题。

    其他药企也都纷纷响应,加强自家药品的质量管控。

    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整个降压药市场上的进口药骤减。

    在这种情况下,三清新上市的降压药,几乎是被一股强力推动着涌入进来,瞬间就填补了这块突然陷入真空的市场。

    而药监局通过赛诺菲这事,也是想明白了。

    光靠药企自觉申报问题,主动召回,怕是比较困难,还是得像鹰国一样,靠着加强监管,以及严加处罚,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通常来说,药品出现不良反应后,企业应该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选择加黑框警示风险,或者限制人群使用,而如果该药品风险大于收益,则需要召回。

    召回也要区分不同的情形,如果是药品配方或者医疗器械有问题,或者产品本身存在缺陷,那么所有产品都要召回。

    而如果是某个生产环节或者运输环节出现了非系统性的质量问题,那么只需召回该批次的产品。

    由于药品品类繁多,所以监管部门不可能第一时间全面掌握所有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还是依靠企业的主动汇报。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药品召回的上游环节,按道理应该起到主要作用。

    药物召回则是药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在鹰国,60%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由企业主动上报的,而在华夏,却恰恰相反。

    国内药企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报告比例只有区区25%。

    如果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未能及时上报,那么此后的药品召回环节必然缺位。

    要保障药品安全,不但需要加强监管,企业本身也必须有能力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患者利益之间的关系。

    经此一事,药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了决策层的关注。

    这次药监局的雷霆出手,无疑表露了他们的态度和决心。

    /90/90849/28810232.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