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步话机-《从提AK47到三国种田开始》


    第(3/3)页

    一则听起来就很美好的传言,在灵寿县周围的流民群里传播开来。

    总之就是在另一个县城,真定县附近的饮马河,赵庄主仁善豪富,只要有流民投靠,他都会收留接济。

    过上填得饱肚子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描绘,只需要听到能填饱肚子。

    那就跟世外桃源没什么区别的地方了。

    尽管是传言,找不到出处,但也有人动了心,并且付诸行动。

    这就是赵泰的引导,也是他的人口来源。

    开始不需要来多少,只要来几个,让他们知道传言是真的。

    再让他们回去走一走,什么都不用说,就单纯的转一转,人就会源源不断的往赵泰这里送。

    是赵泰让他们来的吗?不不不,他们自己来的关我赵泰什么事。

    鉴于商行的建立,信息传递来往不便,且不能很好的形成赵泰脑海里的蓝图。

    那就是一个方便,快捷,有效传递信息的情报网。

    根据这一点,对讲机明显已经不适用,毕竟距离太远了。

    所以他搞了一批步话机,并且不是老式的那种。

    重量跟体积变小,传输距离五十公里左右,只要有电不坏,理论上支持任何地点。

    时代不同了,赵泰订制的步话机装的电池,用的材料都不是以前的步话机可比。

    原先赵泰是准备搞发报机的,配上手摇发电机走到哪都不怕。

    甚至发射功率足够,能从一个点传到任意的一个点,包括宇宙。

    听起来很美好,用当然要用这个。

    但是有一点,难学,特别相当难学,发报的时候不支持中文发报,首先就得学会熟练抄码,打码,译码。

    不练一两年根本无法听懂摩尔斯电码,更别说抄码了。

    要弄好这些,换在这个时代,耗时只会更长。

    所以赵泰只能无奈放弃,甚至生出要不要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想法。

    培养太慢,甚至是好几年没有进展,不培养的话又担心几年也搞不出更好的出来。

    赵泰从来没有这么纠结过。

    “要不试试看?反正试试又没多大损失。”

    还没等赵泰试一试,一则看起来很好的消息就传到了赵泰的耳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