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圣上放心,我们已经确认无误,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一丝差错!” 乌知义肯定道。 “既然乌爱卿这么肯定,那你说这两颗首级,哪一颗是史思明?” 李重俊在问。 乌知义心里有些慌,他跟史思明没见过面,当初只是听说他麾下有个叫史思明的人。 一旁的安延偃上前,伸手要去拿左边的首级,他怎么看都觉得这是安禄山。 乌知义见到安延偃的动作,猜想应该是安延偃认出了安禄山,那剩下的肯定是史思明。 乌知义抢先一步,拿起右边的首级,道:“这便是史思明的首级。” 看他们两人的动作,算是彻底确认安禄山和史思明已死。 李重俊算是松了口气,只要干掉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后就不会再爆发安史之乱! “辛苦二位,你们退下吧!” 李重俊挥了挥手,这里没他们什么事了。 “诺!” 乌知义和安延偃行礼退了出去。 同时,安延偃总算是松了口气,李重俊一点也没提有关安禄山的事,也就说不会牵连到安家。 第二天,早朝结束,李重俊颁布政令,以所得客户税钱均充各地常平仓本钱,又委劝农使司与各州县议创劝农社,使贫富相助,耕耘有时。 常平仓是朝廷为了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用,而设置的粮仓。 主要作用是通过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 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官府可以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 每当市场粮价过高的时候,官府就会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 《汉书·食货志上》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为了能更好的解决“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问题。 正是历代统治者都想努力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的动机和出发点。 这样稳定粮价,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就成为统治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