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报仇-《三国之我不是蚁贼》


    第(2/3)页

    他清楚的知道如此强大的大乾军,大汉几乎不可能赢,除非像世祖皇帝一样,出现天降流星,一举歼灭大乾几十万大军,重创河北,这样他们大汉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性,但希望太渺茫了。张郃完全不保希望!

    所以张郃在大乾攻占兖州之后,就有投降河北的想法,一直在收集河北的信息,只可惜他得到的却不是什么好的信息,雷公还真说到做到,在整个河北完全摒弃了门阀士族的人为官,重新提拔百姓考科举成为河北的官吏,这点让张郃都羡慕不已,当初他要是可以这样轻易为官的话,也不会成为武将了。

    整个河北现在已经成为了全新的世界,当初大汉的门阀士族全部都雷公打落尘埃了,唯一让正好有点惊喜的就是雷公也没有完全摒弃大汉时期的豪族,在并州和幽州边境不少的家族,只能算是地方上的小豪强,当初中原的门阀士族对这些人都不屑一顾,认为是地方上的野蛮人,但却没有想到现在却峰回路转成为了大乾军当中的一员了。要是雷公夺取了天下,这些边境的小豪族未必不能成为像关东门阀士族一样的大家族。

    唯一让张郃感到无奈的是,他是河间人,家族根本不在边境,而他从军也是在冀州成为郡国兵,没有为国戍边不说,他们重点镇压的还是现在投靠雷公的冀州黄巾军。说句丧气话,他张郃在河北可谓是仇敌遍河北,要不是雷公一向信誉显著,他都不敢投降河北!

    而刚刚他属下的话,让他想起了董卓曾经是张家的门生故吏,而李儒又是董卓的女婿和心腹,他现在只能寄托这层关系在,可以让大乾军接纳他们,张郃有信心,只要大乾军接纳他们,他可以在河北闯出一片天!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五月初!河东郡!

    刘豹和刘猛带着几百精锐进入河东永安县!

    刘豹和刘猛原本都是匈奴人,在匈奴人彻底被徐伟吞并之后,匈奴人为了融入大乾军当中,成为一个汉人,全部都开始改汉姓,而因为匈奴人和大汉皇室联姻几百年,大部分匈奴人都改姓刘,以至于现在刘姓成为了河北第一大的姓氏!

    而徐伟之所以派遣刘豹这些匈奴人来河东,就是因为河东当初靠近南匈奴的地盘,有大量的匈奴人也盘踞在河东地区,他们不是被河东的门阀士族捕获成为奴隶,就是成为了那些门阀士族的私兵,所以在河东底层也有大量的匈奴人,刘豹他们过来方便他们发动底层的匈奴人起义。

    而此时河东已经万分紧张,河东的门阀士族把他们自己子弟掌控的军队布置在前线,河东太守裴杰一边抓紧时间加固在山上的营寨,一边又让人在山谷两侧布置大量的滚石檑木,以阻挡大乾军的进攻。

    而河东其他家族也知道,这次要是抵挡不住雷公的话,他们就要家破人亡,所以河东各大家族是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河东最精锐的士兵都在永安县,甚至连小型的火炮都支援了50门在前线,以当地大乾军的进攻,在河东门阀士族拼死抵挡下,加上地形上大乾不占据优势,所以5万大乾军打了一个月还没有攻入河东!

    而此时河东虽然前线防御坚固,但在河东内部却不如前线坚固,只有一些二线士兵驻守在河东内部的郡县。不能说河东内部防御松散,只能说在河东内部都是门阀士族压迫的百姓,他们天然是不可能站在门阀士族一边抵挡大乾军的进攻的。

    而河东门阀士族也清楚知道这点,所以即便前线打的激烈,但也没有放松对河东内部百姓的看管,生怕他们这个造反,让他们内外夹击败给了雷公!

    当初袁绍占据整个司隶可谓是众望所归,当初整个司隶的门阀士族都需要一个有声望的领头人带领他们抵抗雷公,而袁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司隶被袁绍占据之后,抵挡雷公就成为了袁绍最要紧的事务了。他清楚知道雷公可以征召出几十万大军,以大汉几万精锐的常备军的军事制度根本不可能打赢雷公。而想要打赢雷公扩军备战就是袁绍唯一的选择了。

    但要组建几十万大军,当初集合朝廷全部的力量都做不到,就更加不要说袁绍只占据了大汉三州,其中两州还已经被打的破破烂烂了。

    于是袁绍和他的心腹思考半天,把汉末很流行的屯田制度弄出来了,正好当时司隶战火连天,死了大量的人口,加上朝廷迁都襄阳城,让司隶空出大量的土地,袁绍再让河东的门阀士族让出一些土地,以屯田兵的控制权,换取河东门阀士族不阻止他实行屯田制度!

    而有徐伟这个悬在河东门阀士族头顶上的剑,他们无奈接受了袁绍的屯田制度,吐出了一些土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