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事不妙啊-《朕不吃这一套》


    第(2/3)页

    “还在金门所手里,已经招了。”

    “招就招了吧,仅仅凭他们口供,还查不到咱们头上来。贾石原那里怎么样?”

    “还没招。不过有一点儿奇怪,陈达竟然没给他用大刑。”

    “大刑不是轻易就能用的,若是出了人命或者残疾了,他吃不了兜着走。用刑后的口供,也不是招什么就信什么。还要有老捕快分别审核,没有出入,才能作为罪状。陈达是内行人,不得不慎重。”

    一般人看电影、电视剧,就觉得古代审案,都是以刑讯逼供为主,常常屈打成招,酿成冤案。

    实际上,这是不了解古代的诉讼程序和办案过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是有冤案,但是绝不普遍。

    没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办案效率自然低。用刑就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但是用刑取得的口供,不是人犯说什么就作为定案的依据,而是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正常情况下,都是由三组人员进行审查。每组两人,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三组人员分别独立审查供词,确定供词的真假。

    如果是屈打成招,一定有很多破绽。这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几乎都能看出来,确实不是事实。

    三组人员互相不沟通,都是独立提出意见。只有三组人员都没有疑问,才确定供词的真实性,作为判案的依据。

    如果发现疑问,他们还有权重新提审嫌疑人。

    只要官府正常运转,都要走这个程序。判处死刑的,还要由皇上亲自勾决,才能执行。

    很多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宽大仁慈,爱民如子,对于报上来的死刑案,也常常会有网开一面,降等处罚,留人一命的现象。

    这种情况,别人不清楚,张璁当过知府,还是心中有数的。

    当然,这一套是正常的司法程序。如果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和东厂、西厂办案,可就不一定遵守这套程序了。

    “叶恒那里传来消息,说陈达他们要把贾石原押往杭州府,再跟那里的人犯一起送往京城。上次失手,这回打算在路上下手,老爷看……。”

    “你去安排吧,贾石原活一天,就是一天隐患,必须除掉。绝不能让他活着到杭州府。”

    “明白了,保证万无一失。”

    “串联的事情,进展如何?”

    “进展顺利,已经联络士子560人,族学的320人全都参加。另外的人来自泉州城,各县和各县学,还有漳州府的。只是……。”

    “怎么了?”

    “只是银子花的多了些,均摊下来,加上饮食住宿,一人要三两多银子。”

    “工匠那里,也有所怨言。有的人说耽误赚钱,漫天要价,均摊下来,每人也将近2两银子,总共要五百多两银子。”

    “只有那些商户,虽然有人不情愿,但也没敢提要银子,倒是不用花钱。同安县加上泉州城,已经串联208户。”

    “银子是多了些,不过也不得不花。无妨,今天给了他们,以后连本带利收回来就是。”

    “还有一件事情,不知道真假,还没能查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