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亲爱的,我们离婚吧》


    第(2/3)页

    第一场的成功,让接下来几场培训会的业务开拓非常顺利,吴丰海正式上班后更是用心。陈颖介绍来的财务是位四十多岁的大姐,叫宋英玲。张华问陈颖为什么找个中年人,说公司都是年轻人。陈颖笑着说,年纪大点才让人放心。张华不清楚她所指的放心是什么。

    宋英玲来了后,陈颖就抽出时间撤掉了第三家店,期间还抽时间回张华父母家看了次女儿,雅韵陪她一起回去的。

    张华、吴静、吴丰海三个人经常晚上留在公司会议室讨论一些事,所以陈颖晚上几乎都在陪雅韵。

    有天晚上在会议室,吴静提出一个想法,她说,现在公司的业务仅仅停留在单一的培训上,而且培训主讲也就张华本人,为什么不增加业务范畴?

    张华问,怎么增加?吴静说,不一定非要自己主讲,也不一定非要招固定的培训师来主讲,现在我们从业务开拓、培训会前后期操作及现场氛围都有一整套的流程与经验,培训师做的事仅仅就是按我们的要求做到位就行,既然这样,我们随时都能请到单场培训需要的培训师,而且灵活性更大,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举办什么培训会。

    虽然吴静说的不是很具体,但张华马上明白是什么意思,此举还能让公司增加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培训市场专业策划团队。吴静的此建议,让公司业务的发展又增加了不少市场。

    张华低端市场策略及专业策划思路的成功,让一个人又关注到他,那就是贾哲东。其实贾哲东一直在关注他,只是现在的张华让他更不得不关注。对张华,贾哲东始终有着复杂情感。

    徐强坐在他对面,喝口茶后,点上一支烟慢慢抽着。贾哲东看看他,说,张华能把严路拉过去,这种胸襟与思维的确很不一般。徐强说,目前他的规模并不大,而且张华也没有想继续扩大区域的想法。

    贾哲东说,任何公司最重要的不是暂时的规模,是发展思路与市场定位,对于张华来说,自身能力与公司策略是他的优势,但他缺少资金与社会背景。

    徐强说,吴丰海是从冯林寒那边走出去的,他在市区底层拥有广泛的关系群,特别商场一线员工群体,包括很多电器公司的工作人员,甚至很多客户都是他的朋友,这点优势让他在张华那里充分的发挥了作用。

    贾哲东说,有时间找冯林寒聊聊,为什么这样的人在他手下没得到重视。徐强笑笑,说,有能力没得到重视的人很多,张华公司有个女孩,叫吴静,在以前公司待了好几年,一直在普通岗位上平平淡淡,到了张华那里却表现的非常出色,据说很多方案与思路都出自她之手,深入接触过她的人都说此女孩智商极高。

    贾哲东沉思一下,说,有机会到想认识一下这位女孩。徐强又说,严路心中对张华有愧,过去后表现非常积极,正因为有这几位,张华才能快速走上正规。

    贾哲东说,无论这些人怎么强,毕竟是围绕在张华身边,能让这些人各自发挥出最大作用,就是领导能力。徐强说,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就是张华前妻陈颖,目前公司财务叫宋英玲,但只是一个默默做事的中年女人,真正管着公司财务的是陈颖。

    贾哲东说,看来张华对前妻还有感情,也对她很放心。徐强说,的确是这样,张华妹妹暑假在公司帮忙,由于张华忙,平时照顾他妹妹的都是陈颖,还有一点,陈颖把女儿放在张华父母家,看来复婚是迟早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