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宗师论剑-《再证巅峰》


    第(3/3)页

    可没有招式,将精神融入意念,以目击之法斩出,让观者只能想到剑而不是别的,这也是剑。

    没有招式,没有目击,但看到人就像看到了一柄剑,以身作剑,这还是剑。

    所以,什么是剑?!

    宗师轻叹一声,知道这个话题有些超纲了。

    她徐徐开口,语气低缓:“缘主且先说说,剑,在你心里是何形状?是何材质?有何特点?”

    “直的,双刃!”

    这次秦战回答的很快:“材质……应该是合金吧?反正不是木头,特点嘛,有弹性!”

    “这便对了。”

    宗师声音转柔:“剑指是剑,枯木是剑,刀棍斧锤也是剑,凡以剑招运使、剑意灌注、心神相合者皆可为剑。”

    “但,这不是你的剑!”

    秦战眉头紧锁,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抓不住重点。

    宗师这次没再卖关子,直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换言之,万物皆道,万物皆可归道。”

    “由万而三,于人者,精气神,于剑者,形意神。”

    她立于山巅,俯瞰湖面:“形者形、材、性,物以为本,招以为用,此二者皆可归之于形。”

    秦战默默点头。

    性是特性,既坚硬又有弹性就是他心目中剑的特性,而合金是承担特性的材质,直身双刃则是预想中的剑形。

    只是直身双刃也分多种剑形,比如越王勾践剑、八面汉剑、副手短剑,具体是什么形象他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清枚道长继续:“意者剑之意,以形为基。存想以蕴之,便如月炼,用时以驱之,或物或目,并不拘泥于形。”

    秦战再次点头。

    剑意其实就是观想,就像有宗教信仰的人在提到所信仰的神祇时,脑海中会第一时间浮现出神祇的形象一样。

    或物或目,指的是剑意的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执剑运招时注意力要集中,另一种则是道长刚刚用过的目击。

    “形者剑招剑形,意者日夜观想,此二者皆有可依。”

    “然习剑者亦有同门,同剑,同招,同意,缘主以为,此二者用剑是否相同?”

    秦战果断摇头。

    道理很简单,他和梁兴都练咏春,但因为身高、臂展、体重、性格各不相同,对敌时的选择自然不可能相同。

    特别是性格。

    梁兴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以和为贵、点到为止,犯法的事不做,对敌优先保全自己,长这么大没杀过人。

    秦战呢?

    手底下人命都快两位数了,绑架、灭门、虐杀一样不落,能下死手就不留手,以伤换命的事儿干了不止一次。

    他俩对敌,即便用的都是咏春,过程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想到这,秦战隐约把握住了什么。

    清枚道长看着他,目光澄澈,却又倒映着滚滚红尘。

    她缓声开口:“神即人,人即道。”

    秦战豁然开朗!

    剑有万种,终归于形、意、神,道长说她不知道什么是剑,就是因为前两者有据可依,最后一点却因人而异。

    就像同样是钱,有人耽于享受,有人热衷慈善,还有披着人皮的丧尽天良常年在金陵给日本战犯买长生牌位。

    所以钱只是载体,剑也一样,它的形、意、神都由使用者赋予,使用者是什么人,用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剑。

    思及此处,秦战又复惘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