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是秦港生从中牵的线儿,而秦港生与林上又是早年的至交好友,若是以前秦港生还是那个小小的船厂老板也就罢了。 如今整个港岛谁不知道以前如日中天的丰茂曹家被秦港生直接压断了脊梁骨。 不但丰茂因为资不抵债被抵押给汇丰银行还债,就连曹家三代辛苦建起来的半山别墅也不得不折价出售, 以偿还其他财团的巨额债务。 经过这一役,秦港生已然成为港岛商业冉冉升起的新星,踏着曹家败落的痕迹, 登上港岛商界的核心圈儿。 这样的人林上能不得罪还是不想得罪,所以还是首席技术专家的高嵩想要动株江厂的这笔单子,被林上给压下来。 可如今事实证明高嵩的策略是对的,没有严格的体系要求,就没有如今持续向好的效益,于是林上也就顾不得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了,若是自己实力不行,再大的面子对方也未必买,若是自己实力够,再小的面子他秦港生也得受着。 关键还是实力,而高嵩就是他林上的实力倍增器。 既然如此,林上干脆彻底放手,让高嵩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早就想对株江厂下手的高嵩自然不会客气。 这倒不是高嵩专门针对株江厂,而是这位出生在新加坡,从小接受完整西式教育的技术精英对国内船舶建造技术天生的不信任。 没办法,从小到大高嵩接受的信息就是国内愚昧、落后,到了法国读书后更是如此,以至于高嵩总是觉得国内的总体水平也就比南部非洲差不多,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欠发达的南部非洲地区。 这样的水平怎么能完成他制定的港岛航运公司船舶技术标准? 正因为如此,之前港岛航运公司在内地几家船厂下的单子都被高嵩无情的驳回了,理由无一例外都是这些造船厂的技术指标不符合最新的标准。 高嵩横挑鼻子竖挑眼,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承接港岛航运公司的内地造船厂也不太争气。 内部管理混乱不说,各类技术设备和工艺的使用上也是马虎大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