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各自算计-《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2/3)页

    城外,馆余惣少将指挥部也正在召开少佐以上的军官会,开始反思九号这天对于濮阳县城的进攻的失利究竟错误在哪里?

    结果固执的旅团长阁下认为:所有的责任都应该归咎于敌人的狡猾和支那人的不讲信义;还有就是情报部门工作的拙劣,不应该叫失职。濮阳城有了援军没有及时报告,而且因为师团部值班参谋的失职,在得到情报后也只是简单的向前线指挥官通报一声,濮阳增加了一个团的兵力。却没有把最重要的这个团有多少兵力,装备情况如何,是哪支部队,战斗力如何报告上来。

    就在刚才已经受到重创后才将这个关系到支队命运的重要情报转达到前进指挥部,可是以于事无补。现在我们知道了城里的部队主体是新180师的一个团156团,作战兵力超过四千,指挥官是张传志,就是在易县让我14师团蒙羞的那支部队。打得50联队差点全军覆灭,联队长远山登大佐英勇殉国的那支部队。

    那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断城里的守军兵力超过一万,有超过一个大队的炮兵。今天的进攻现在看起来简直是个笑话:我们用不到三千的兵力去进攻了一座超过我们三倍兵力防守的城市。也就是说我们完全不知道对手是谁,对手的实力如何就贸然的发动了进攻。如果不是支那军自己内部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完全有可能被一万支那军乘势一个反冲锋,大家可以想想真是出现了这种情况,诸位和我本人还能留在这里吗?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从下午开始,城里的守军已经取得统一。如南门发生的事情已经可以证明这一点,特别是小林大队的情况更可以说明这一点。

    支队的各级军官看着自己的旅团长,对他的分析充满佩服,都纷纷点头。馆余惣少将满意的看着这一切,继续分析:“我仔细的研究过新180师这支部队和他的指挥官黄佳俊。这支部队和他的指挥官是支那军中的一个异类,它不属于中央军也不属于某一个地方军阀,也没有自己的地盘,更没有自己的固定班子。就是一支由学生、其他部队的散兵和土匪组成,从常理来说的话,这样的部队应该是一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但是,黄佳俊就学于美国的军校,所以他有非常高明的指挥技巧更兼作战勇猛,最擅长夜战和突袭。

    在军中很有威信。又由于前几次对皇军作战都占了上风,这样一来新180师对上皇军就没有一般支那军那样有畏惧心。因此,我在这里要求诸君不要对他及他的部队掉以轻心。我们在今天的战斗中已经得以证明。”

    馆余惣少将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在濮阳这么重要的具有战略价值的必争之点上,黄佳俊却只派出了一个团,据情报而知新180师有超过15000的兵力。如果是全部用于防守濮阳的话,他不认为自己这区区一个支队能打败。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黄佳俊本人到哪里去了?主力部队将向哪个方向移动?是濮阳还是汤阴?

    馆余惣少将无法判断,只好把自己的忧虑报告给师团长土肥原中将,他认为师团长阁下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战略家(鄙视)。更兼对情报的掌握远远超出自己,就让他来判断吧。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当然也把自己在濮阳的战斗情况一并汇报,并要求师团长阁下进行战斗指导(这是日军的一个传统,在要求支援的时候一般不会直接说要支援,而是说要求进行战斗指导。)

    接下来,馆余惣少将开始要求部队收缩兵力,将兵力全数置于不便于出击但是便于攻击的濮阳东门和南门外,不是布设成包围县城的阵型,而是布设成为自卫形式的环形阵地。甚至少将下了令,如果守军想要逃走,那么就暂且让他们逃走好了。在少将的心目中还巴不得守军能逃走!

    我们在回头来看看城里的张传志和守军在干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