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在哪里-《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2/3)页
“什么城北镇不知道?这是黄庄村!”
黄明呆了,“那……现在是什么时候?”
“民国二十六年三月二十。”
“什么?!”黄明顿时呆住了,如五雷轰顶,全身颤栗,完全被听到的消息给击倒了,“不会!怎么会这样呢?我不过是违反纪律睡了一觉而已就这样惩罚我吗?”
“啊!”黄明仰天一声大吼。
“老天我x你十八代祖宗!”黄明瘫倒在地一边以掌捶地一边号啕大哭。
“小伙子!小伙子!”那个农夫看见这个打扮得怪模怪样的小伙子听了自己的话突然脸色大变,悲痛欲绝,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急忙喊道,“你怎么了?你没什么事吧?”“哦……”黄明惊醒过来,急忙擦了擦眼泪,涂满了迷彩油的脸变得更加斑斓,把老农吓得退了一步。
“老伯对不起,我失态了,让你受惊了。”黄明一个鞠躬礼,“没什么没什么!”老农连忙摇手说道,“你刚才的样子好吓人。”
“对不起,我刚才只是太激动了。”黄明已经完全平静下来,在心里也暗暗的下了决定。
“老伯现在日本人在哪里?”“你什么意思?你是日本人?”老农戒备地问道,
“哦,你误会了。老伯,我不是日本人!我是华侨,刚从美国回来,准备参加二十九路军打日本鬼子。不想在这山里迷路了。”黄明急忙澄清,如果被老乡误会为日本人就麻烦了。不想节外生枝的他生怕这个老农有误会,急忙解释。但他的这身打扮也太过惊世骇俗,只好说自己是从美国回来的华侨。至于其他的还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想啊既然让我来到了这里一切都会解决的,慢慢来吧。那老农听了他的解释顿时释然,“年轻人有志气!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大老远的从外国回来参军打日本,不简单不简单啊!”老农边说边伸出大拇指,脸上已是笑容满面,说道:“这里到北京城还有好几十公里呢,走,到老汉家去。好好的休息一下再说吧。”“这怎么好意思呢?”黄明心里暗暗高兴,嘴里却推辞道,
“年轻人说什么呢,我的儿子就在二十九路军,以后说不定你们还会在一个锅里舀食呢!”黄明还要推辞,“怎么,是不是瞧不起人?还是嫌老汉的家太穷脏了你的脚。”老农已是满脸地不高兴。
黄明与那个老农背上柴向老农的家里走去,一边走一边和他攀谈起来。那老农很健谈,他说他姓曾叫曾建中,祖上参加过太平天国,北伐时受伤就留下了,后来北伐失败,就隐姓埋名与这里的一家姑娘结婚,入赘在这里住了下来,一直到现在。虽说是隐姓埋名但工夫却传了下来,到他这里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曾德、一个叫曾羽、一个叫曾飞。从小三兄弟就跟着老人学武,个个都有一身好功夫。
1933年日本鬼子发动战争老大曾德参加了二十九路军,在喜峰口与日军作战英勇殉国。后来老二曾羽也参加了二十九路军发誓要给哥哥报仇,现在38师张自忠将军麾下任连长;小儿子曾飞在北平读书。黄明听了老人的介绍顿时肃然起敬。
老人说完,又向黄明问道:“年轻人你怎么想到要回国参军呢?说说你的情况。”黄明知道老人会这样问已经在心里想好了怎样说:“我叫黄佳俊,出生在美国的旧金山,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为贫病过世了,我也成了孤儿,后来一对美国夫妇收养了我,他们对我很好。我也加入了美国国籍,义父母让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考入了美国的加尼福尼亚陆军学院。前两年美国父母相继去世。就在今年一月从报纸上知道了国内的局势就从学校退学了。决意回国参加抗日,就回来了。听说二十九路军在招人就从上海到北京,不想却在这里迷路了。”黄明就把前几天在网上找到的一段资料安在自己的身上给老人说了。当时在网上看到黄佳俊的资料时还与战友们争论了一番,他认为如果不是出了意外,说不定中**队里会出一位完全由美国教育出来的将军。黄佳俊的照片与自己还有几分相似,就把他的照片和资料打印了几份,现在还在背包里放着。老人听了也是一阵唏嘘。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树林,就见不远处有一个农家小院。
“孩子到家了。”老曾急步向家里走去,走进院子放下柴,“老婆子快出来!有客人来了!”老人对着屋里喊道,又对黄明说:“快进来,穷家小院的,不要嫌弃。”黄明走进院子仔细的打量起来,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很平整,放着几个石锁,还立着三个木人桩。“来了来了。”就在黄明观察的时候,从屋里传来一阵答应声,“老头子今天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随着话音,从堂屋里出来一个穿着朴素的北方大娘,看到黄明的打扮一愣,“老头子这是……”大娘转向曾大伯疑惑的问。“大娘!”黄明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一鞠躬。
“老婆子,发什么愣?看把孩子吓得,这就是我说的贵客,快去看看有什么吃的?客人还没吃早饭呢!其他的等会再说。”曾老伯一边对老伴说话,一边拉着黄明的手,“走进屋歇歇先喝口水,等你大娘给你做好吃的。”“对对,你看我只顾说话。”大娘边说边进屋。黄明走进屋把背包和枪放下,看见大娘要去张罗吃的,急忙说:“大娘不用,我吃过干粮了。”“那怎么行?干粮有什么用?孩子和你大伯慢慢坐,大娘给你包饺子一会就好。”曾大娘慈爱的说完,就会里屋张罗去了。
“过来坐下,孩子你在国外肯定没吃过饺子,特别是你大娘包的饺子。”曾大伯招呼黄明坐下。黄明听着灶房里传出的曾大娘和面声音,想着另一个世界的父母,不知道他们知道了自己的消息会怎么样,不觉得痴了,眼泪涌满眼眶。曾老伯看着黄明想起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也陪着流泪。
也不知过了多久,“吃饺子了。”大娘端着碗从灶屋里出来,看到这一情形呆了,“老头子这是怎么了?刚才不是好好的吗?”她放下碗,黄明急忙擦了擦眼泪说:“没什么我只是想起了我的父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