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1300k的温度, 已经超出了一般航空发动机的温度要求。 “这是什么高分子聚合物,提升性能………怎么如此明显?” “而且在单晶体合金里,究竟使用了什么办法,让这些材料进行融合?” 老研究员看着面前的数据,自言自语的小声嘀咕着,满肚子的疑惑,但他还是压着心底的好奇,再次来到第三份实验数据上 【时间:十六时零】 【第一组耐高温材料:记录1-14-3】 【主体材料:单晶合金:加入一部分比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温度:1300k】 【时间描述:一分钟正常,两分钟正常,三分钟正常…………第十分钟正常,第六十七分钟有一些轻微变化,第八十九分钟,整体形变,宣布报废】 看到第三份实验数据, 这一位研究员骨干就有点坐不住了,猛的一下子坐了起来,嘴巴微微的张着,有点难以置信,超出了他的认识。 没别的, 实在是上面的实验数据提升太快,就像是儿戏一样。 原本就十几分钟, 仅仅是几次的实验,就来到80分钟, 开飞机也没这么快吧! 更何况这是耐高温材料学方面。 这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 “不是,这上面的数据,是真的吗?” “我怎么感觉………” 这一会儿, 这位老研究员有点怀疑人生了, 多数材料学是玄学,简单点来说,都是研究员们在偶然中碰出来的,充满机遇性,而眼前的这三份数据,可以看到明显的在增加。 也就是说,已经找明了方向。 他把头抬起来,看下周围的同事,一个个脸上同样带着疑惑,眼神中露出不解,其中闪烁着疑惑,纳闷和怀疑。 不能说, 同志们和他想的一模一样。 “老汪,这份实验数据,你来看看,我怎么看都像假的,这曲线也太优美了吧。” “一直稳中带升,一直往上提,我们做实验好像也没有哪一次像这样的。” “就像我手里一下那些博士生,为了早点毕业,随便糊弄我的。” 有人低声开口,犹豫的吐出自己的判断。 “怎么可能是假的。” “看看下面的署名,白凡实验室张超,标的整整齐齐。” “而且谁敢在这上面造假?” “开什么国际玩笑,是想进去待两天吗。” 有人马上反驳着。 坐在首位上的林一涵,看着众人的表情,微微的开口笑着: “一共四份实验数据,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尤其是最后一份,我想这一会儿,大家的关注点应该在最后一份上面吧” 听见林一涵说的话, 这一位资深研究员,迅速的把实验数据翻到第四页, 而眼前的这一页,下面的实验数据,直接让他震惊了! 【时间:十七时整】 【第一组耐高温材料:记录1-14-4】 【主体材料:单晶合金:加入一部分比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温度:1350k】 【时间描述:一分钟正常,两分钟正常,三分钟正常…………第二十分钟正常,第三十分钟有一些轻微变化,第五十分钟,整体形变,宣布报废】 温度有了改变, 直接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50k温度! 而且,性能没有大幅度的剧烈下降, 要知道材料学方面,有的时候超过临界点,整个材料就会土崩瓦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