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阻碍李想成为曲爹的或许只有时间了,只要给他时间,让他培养出两名歌王歌后,那么整个歌坛或许都将迎来属于李想的时代。” 一根烟抽完,他坐起身,联系秘书:“喂,我是李炳荣,让曲径幽抓紧时间过来。” “对,今天务必赶到!” “好!” …… …… 起点工作室。 李想正和艾建波打着电话。 此战颇丰! 互道恭喜! 幸甚幸甚! “李想恭喜啊!你这成绩绝对是今年当之无愧的畅销书之王了。”艾建波也很高兴,他当初几乎是立下了军令状才力排众议,接下了这个任务。 为此还闯到社长办公室和他拍桌子。 社长倒不是和邓文虎沆瀣一气,主要是李想之前的纯爱三部曲经受了市场的检验,出版绝对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而这一次,历史题材,李想又撞上了在文坛虎威犹在的邓老之间的争斗,社长也需要多方面考虑。 但在艾建波的坚持下,他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 “哪里哪里,粉丝捧场罢了。”李想客气了两句笑道:“我这次打电话给你,可不是听你道恭喜的。” “哦?那是?” 李想撇了眼已经完成的《匆匆那年》笑道:“投桃报李,纯爱三部曲反响如何?” 面对李想突如其来的询问,艾建波回答道:“市场凡响当然好啊,难不成你是要?” 艾建波语调陡然上升,莫名激动起来,难道李想纯爱流封笔至今,终于要写出纯爱流三部曲第四部了吗? “纯爱绝响,但是青春文学系列正式登场,第一部叫做——《匆匆那年》。” “《匆匆那年》?” “青春文学?” 艾建波可不是行外人,他当然知道什么叫做青春文学。 青春文学,又称青春美文。 刚开始它的概念离文学的距离还是远的,它的作者基本上是年轻人,他们写的作品大部分的意思没有很深的内涵,都是回忆青春或懵懂之年的爱情故事,是一个商业化的产品。 最近这几年青春文学已经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反响,销量居高不下,其中有大量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青春文学也因此受到导演和演员的广泛关注。 现阶段在青春文学这一块,最火的一位青年作者便是邓文虎的二弟子方凌涵。 他可是号称青春文学的领军人物! 怎么? 李想这是要跟方凌涵掰掰手腕啊! “交给我们?”艾建波明知故问。 “当然,但出版时间不是现在,我听人说了,邓文虎的徒弟有个叫方凌涵的,是什么狗屁青春文学领军人物,我想会会他。” “他的新书好像也快出了吧?” 艾建波思索片刻给出了准确答案:“他的新书【青春如风】目前处于宣传阶段,应该是在六月一日上架,宣传语是——给青春的儿童节礼物。” “懂了!” 李想手指轻点鼠标,笑道:“文档已经发过去了,那这部《匆匆那年》的上架时间也定为六一吧。” “给他个惊喜!” 果然。 艾建波猜的果然没错,李想此举就是为了方凌涵而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