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真到技术攻关的时候,很多人几天几夜都不睡觉。 实在困得不行就趴桌子上眯一会儿。 醒了再继续干。 当然,陈默也很体谅他们,给每个专家都配了随身医护。 于是,不少专家挂着吊瓶还坚守在生产第一线。 专家们尚且如此,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更加卖力。 但是没人喊苦,也没人喊累。 因为陈默比他们更苦,比他们更累。 作为等离子脉冲发动机的负责人,他就是随叫随到的救火队员。 无论哪里出现了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进行视频连线,跟着专家们一起解决问题。 而且他还要完成等离子脉冲发动机的模型试验…… 除去吃饭睡觉之外,陈默尽可能地节约一切时间。 就连过年他都没给父母和柳盼儿打过一个电话。 甚至觉得洗头浪费时间,特意剃了光头。 其实他这么拼,确实是为了早些完成科研,但并不是为系统奖励。 而是为了他的承诺。 他答应柳盼儿。 一年后回去。 娶她! 现在,这个愿望即将实现。 只要首次试车成功,再经过数次验证,等离子脉冲发动机就圆满成功了! 看着固定在试验台上的发动机,所有人既激动又紧张。 激动的是,一年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 紧张的是,首次试车能否成功。 其实,陈默心里也没有底。 虽然这台等离子脉冲发动机是完全按照系统提供的图纸制作出来的。 但是科学并不能完全依靠图纸。 哪怕极其细微的误差,都可以让他们前功尽弃,然后一切从头开始。 必须成功! 不能出错! 陈默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光头。 “最后一次检查!” “试验台固定良好。” “发动机外观良好。” “电路系统良好。” “燃料系统良好……” 所有检查完毕。 陈默沉声下达最后的命令。 “倒计时开始。” “5!” “4!” “3!” “2!” “1!” “点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