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卓晔的眼角余光扫过石壁上的那一排数字,脑中灵光一闪,忽然开口道:“手机号码是多少?” “什么?”连箫闻言一愣,诧然的道。 卓晔的心里一沉,抿唇想了想,又问:“你认识刘德华吗?” “刘德华?”连箫有些莫名其妙的摇摇头:“不认识,他是何方人物?” 他不认识手机?不知道刘德华?难道他不是她那个时代穿过来的人?卓晔蹙眉沉思了片刻,忽然又朗诵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卓晔故意把“故乡”这两个字眼咬得特别的重,之后盯着连箫的反应。 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广泛推广和运用,不过才一百多年的历史,连箫若是穿越人士,那一定是清末以后的年代传来的,应该会知道唐代诗仙李白这首流传广泛的《静夜思》吧…… “好诗!意味幽远,耐人寻绎,当真是一首绝妙的好诗!”连箫赞叹之后,目光灼灼的看着卓晔,又道:“小晔,你总是能带给我不同的惊喜……” 卓晔听连箫如此一说,心里忍不住一阵失望,难道真是她想错了?可是那如何解释他认识这石壁上的数字呢?或者……他不是从中国穿来的? “连公子的故乡在哪里?”卓晔不死心的又问。 “连某盛京人士,小晔不是知道的么?” “你当真不明白我的意思吗?” “小晔的话,还有其他的含义吗?”连箫奇怪的问。 “你怎么会认识这石壁上的文字?” 连箫闻言,不禁心念一转,不答反问:“小晔方才所问的那几个奇怪问题,还有那首思乡之诗,可是都与这石壁上的文字有关?”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卓晔不肯正面回复连箫,而是继续追问道。 “好,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如何识得这文字的,不过……”连箫拉了一个长音,又继续道:“在我告诉你之前,你要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以作为交换,如何?” “你想问什么?”卓晔警惕的看着连箫。 “你……来自哪里?”连箫的一双俊目,紧紧的盯着卓晔,不肯错过她脸上的任何表情变化。 卓晔心里一惊,略微思索后,小心翼翼的回道:“我只是个山野村姑而已,在一个十分闭塞的小村子里长大的,那是个不值一提的地方。”他既然不肯先亮底牌,那她只有同他打太极了…… “哦?是么?”连箫轻笑一声,挑眉道:“山野乡村,竟能养出小晔这般聪慧灵秀,又见识广泛、才学过人的女子?” “多谢连公子的夸奖,不过,一个人的资质如何,环境并不是起决定因素的吧?” “嗯,也有道理。”连箫点头,顿了一下,又问道:“那么……你身上那些古怪又神奇的物件,又作何解释呢?那些东西,在这个世上,估计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小晔身上才有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