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为骓子死,为万人屠-《长安风流》


    第(2/3)页

    这时,门被敲响。

    “进来吧。”秦慕白只当是侍卫丫环来伺候起居了。

    一人推门而入,秦慕白不禁有点赧然。

    “王爷?您这不是要折煞我么?怎能劳您大驾?”秦慕白急忙上迎。

    李道宗,居然给秦慕白送早膳来了。他呵呵的笑道:“你我之间就不必如此生份了。来,一起吃吧,本王也还没有用膳。”

    早餐很丰盛,全是秦慕白爱吃的东西。人回过了神来,也便感觉到了饥饿,秦慕白毫无吃相的饱吃了一顿,惹得李道宗哈哈的大笑。

    “好,看来你已经恢复过来了!”他笑道,“怎么样,有兴趣跟本王谈谈么?”

    “王爷来得正好。您若不来,我也今日也要去找您。”秦慕白抹了嘴,叫下人卸去餐桌奉上茶水,对他道,“此时此刻,我唯有问计于王爷了!”

    “说。”李道宗捧茶浅酌,面带微笑说道。

    “家父战死高昌,此仇,于公于私不共戴天。原本,我还有些顾忌不敢放开手脚一搏,现在,我什么也不顾忌了!”秦慕白双眉紧锁眼神灼灼,说道,“我要正事上书朝廷,请战吐蕃并讨伐西域!无论朝廷允与不允,我都要起兵!此其一;其二,家父战死,河陇震动,千万军民无不愤慨难当报仇心切。民心如潮,军心如潮!此时此刻,我要应天顺人,吊民伐罪——我要征兵!”

    “说来无非是两件事,一是上书请战,二是征兵扩伍,对么?”李道宗淡淡道。

    “对。”秦慕白点头,说道,“王爷认为是否妥当?”

    李道宗沉吟了片刻,说道:“其实本王知道,你都已经决定了,对么?所说问计于本王,只是出于对本王的尊重。”

    秦慕白微微的笑了一笑,点点头道:“王爷说了一句大实话。这一次我的确是已经决定了,无论是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

    “既然决定了,就不要问什么妥不妥当!”李道宗突然放下茶盏,将手一挥提高声音,说道,“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这是自然。”秦慕白说道,“我只是想知道,朝廷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最主要的,我想知道朝廷是否会给我一些实质的支持?”

    “难说。”李道宗摇了摇头,说道,“刚才你有一句话说得对,于公于私,仇不戴天。对大唐来说,叔宝是三军大元帅,是大唐派往西域的封疆大吏。不管是谁杀了他,就是公然与大唐为敌,再无回头之路。站在陛下的立场上,这种事情是绝不能容忍的。纵然朝廷之上有再多的人反对、有再大的压力,依他的个性,定然会与叔宝报仇,西域不平誓不罢休!”

    “其实……”秦慕白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说道,“只有我,能体会我父亲的心思。原本,他根本就不用死的!”

    “哦?说来听听?”李道宗诧异道。

    秦慕白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前日里我与西征大军回来的将士们问话,他们告诉我说,早在许久已前,左威卫将军薛仁贵就曾谏言家父,劝他退兵。那时候,正是安西都护府刚刚成立,麴智盛邀请家父入主府衙的时候。”

    李道宗似有所悟的点头,长叹道:“我能想像了……依你父亲的性格,他肯定不会采纳薛仁贵的谏言,还是会坚持入主都护府。”

    “是的。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也就都知道了。”秦慕白双眉紧锁,说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我父亲的性格。还有……从他第一脚踏进高昌王城的时候开始,他就早已报定了以身殉国的必死之心!”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李道宗颇有点不解的问道,“既然已经有薛仁贵点破了吐蕃人的奸计,又说明了当前兰州的大局,你父亲因何还要一死殉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