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虞王殿下-《大明皇长孙》


    第(2/3)页

    不仅仅是袁行舟迷糊,就连其他如县丞,主簿,典吏,甚至其他的乡绅们,也是一脑袋的雾水。

    大明什么时候,出来了一个虞王殿下呢。

    要知道如今封王的,一般都是皇子们,而皇子们的册封,都是要通传天下的。

    不管是哪位皇子的名头,或许百姓不清楚,但官员们,那可是都要记得明明白白的。

    冲撞皇室,这罪名可大可小,追究起来,抄家灭门都能达到。

    “殿下,这是汝阳城内,以袁知县为主的众人,合计送来的清单。”

    入席后,郭忠从怀中掏出本小册子,正式递交到朱英手中。

    朱英虽然早就知道了清单的内容,还是接过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番。

    此事酒水菜肴,被侍从们摆了上来。

    下方袁知县等人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等待虞王殿下讲话。

    “汝阳不愧是自古以来的大县,即便在战争过后,也能快速的恢复,这其中,袁知县有不小的功劳呀。”

    朱英看完后,开口说道。

    袁行舟连忙起身,作揖道:“臣惶恐,这些不过是臣份内之责,当不得殿下夸赞。”

    “不错,来,大家共同举杯,为袁知县多年辛勤贺。”

    朱英端起酒杯,对着众人说道。

    众人连忙起身,摇摇举杯,一饮而尽。

    袁行舟听到此番话,心中却是疙瘩一声,整个人都不由颤抖了一下。

    如今的袁行舟,已然是五十多岁,深谙官场之道。

    面对虞王殿下如此抬举,心下明白后续定然不会好过。

    果不其然,接下来,朱英就开始问道:

    “现在河南境内,瘟疫过于肆虐,虽然还未抵达汝宁府,但看着形式严峻,怕是不久后即将到来。”

    “不知袁知县在对待瘟疫上,可是有什么举措。”

    朱英声音平静的问道,听不出個中情绪。

    袁知县闻言,知道重头戏来了,回道:“启禀虞王殿下,面对瘟疫,臣等人在早前,已然是筹备了大量粮食,供给过去。”

    “在关卡处,也是严格把守,但凡有瘟疫接近的消息,必会首先做好准备。不得让其侵入到汝阳地界来。”

    朱英点点头,道:“在这方面,袁知县做得很是不错,完全可以为其他县城的表率。”

    “但是!”

    朱英先是认可一番后,话锋一转,语气渐渐转冷:“为何本王得到消息,汝阳境内有大量商贩。”

    “在此天灾面前,不仅不帮忙平抑物价,反而囤货居奇,甚至暗中高价收购瘟疫地区的粮食,这些事情,袁知县难道不知晓吗!”

    说道后面,朱英的语气中,斥责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

    未等袁行舟说话,朱英又道:“袁知县作为汝阳县内的父母官,难道就是这般看着其他县城的百姓,苦受煎熬,而没有丝毫触动之心?”

    袁行舟冷汗都下来了。

    他没有想到,虞王殿下最后发难的方向,竟是在这么一个地方。

    其实商人的囤货居奇,就整个大明而言,都是普遍的现象。

    官府的行为,一般都是直接出粮平抑物价,也不可能将这些商人全部给抓捕起来。

    对于哄抬物价,只有在售卖的时候,以极高的价格出售,才会如此。

    多数商贩,都是囤着不出。

    然而,这些囤货的商人们,多数和地主阶级极为密切。

    米商大米的主要来源,自然就是从地主这里出的。

    米商本身,也不会进行种植。

    面对虞王殿下的责问,袁知县额头豆大的汗水滚落,半晌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眼看似乎朱英要直接发难,然而接下来的话,却让袁行舟以及其他官员,包括乡绅大户在内,都松了一口气。

    “本王相信,诸位的心中,都是装着百姓的,这件事袁知县当要引起重视,本王驻扎的这段期间内,希望能看到效果。”

    朱英的话,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但至少眼前的难关算是渡过了。

    之所以袁知县等人对于朱英如此惧怕。

    其实这一切还是跟朱英的那些叔叔们,有着很大关系。

    皇子们在藩地的行径,可没有哪个带着好名声的。

    欺凌当地官员这种事情,都快形成惯例了。

    随便找个贪污的罪行,地方官员就承受不住,打杀都是常事。

    “好了,其他的事情暂且不提,此次本王召集尔等过来,主要方面还是关于瘟疫的事情。”

    “朝廷的昭告,早就发到了尔等的手中,尤其是关于石灰之事。”

    “石灰能够阻挡瘟疫,但是本王看到的,整个汝阳城,似乎对于石灰根本没有在意,甚至都未有大量采集石灰的举措。”

    “这个事情,袁知县跟本王说道说道。”

    朱英直入主题问道。

    有关于石灰防止瘟疫的事情,早在朱英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通禀整个河南地界。

    袁知县连忙起身道:“回禀殿下,石灰汝阳城内备货不多,朝廷告示下来后,臣就已经安排人开始炼制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