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无懈可击的反击-《穿越明朝成天启》
第(3/3)页
更确切的说是史上有名的奢安之乱。
这一场土司叛乱,从天启元年开始,一直持续几十年都没有平定。
就像一个无底洞一般,东南数省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其中耗费了几十年。
这一点也为本就天灾人祸的明末,埋下了祸根。
朱由校有些懊悔,明末这么出名的一场叛乱,应该早就想到的,可偏偏每日这么多事情要处理,让他给忽视了。
现下由于东南数省有人在囤积粮食这一提示,才让他想起来。
如果说谁对哪里即将要发生战争最为敏感,具有先知先觉之能,那毫无疑问就是那些发战争财的粮商们了。
任何一场大规模的叛乱都不会是临时想起,一派脑门说干就干了的,都要经过前期的准备,而准备的这一过程,便会让敏感的商人们察觉。
这不,现在就已经有人在囤积粮食,准备着了。
朱由校的目光在地图上的辽东,山东,四川,贵州几省来回观看,现在最怕的便是这几地到时候会同时发生战争。
到时三线作战,这是要将自己给生撕了啊。
三线作战,到时候刚刚成军的勇卫营到底派不派出去,又该先顾着哪一处?
就算派出去了,地方上各种拖延,使其一时半会结束不了战争,转而形成对峙,那么勇卫营便要一直留在那里。
想到这里,朱由校想到了原史中崇祯组建的勇卫营。
在崇祯七年的时候,虽然组建成功了,但是却成了一个救火队员,那里有叛乱便往那里跑,就没怎么在京城待过。
一直到京城被攻陷,勇卫营还在苏州防着张献忠呢。
当时黄得功率领的勇卫营每每就要活捉张献忠时,却总是能让张献忠跑掉。
这其中若是没有地方上那些官商们的暗中协助,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那些官商目的也很简单,你崇祯不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了吗?但这支军队却回不了京城,你有了自己的军队,和没有之时又有何区别。
既然不能阻止你组建新军,那就调离你的新军。
现在,一切种种迹象表明,地方上的那些官商们又想把这一套用在朱由校身上,让刚刚组建而成的勇卫营,一直奔波在各省叛乱地区,一辈子回不了京城。
想明白了这一点,朱由校不由苦笑。
这反击不来则已,一来便势不可挡。
而且无懈可击,只得按照对方规定好的路线一直走下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