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宁州卫,前明靖武一年改制,收回被侵占之田地九千八百六十五亩。 靖武二年即昭武一年,开荒土地九百二十五亩,接收前明宗室之土一万零八百六十五亩。 昭武二年三月,宁州大旱,有百姓流离失所,宁州卫所在宁州府负责安置难民,由宁州卫拨田一万三千五百二十六亩,就地建安宁镇,安置难民。 而这次由清查,安宁镇人口增加了一千余人,田地数字,不仅没有增长,却还比当初由宁州卫划出的土地数目还要少了两千余亩。 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已然显而易见。 “去查!” 天子将这一封奏本丢给王五,冷冰冰的吐出两个字后,又随手再拿起了另外一本账册。 “老奴这就去!” 王五恭敬退下,天子依旧专注的翻阅着这些堆积如山的账册。 大恒有九百六十八个县,两百七十二个卫,一百零九所。 皆是关乎国家根本的田地与人口。 在这个时代的官僚体系之下,再严苛的清查,根本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这些,天子自然清楚,甚至,他都能想得到,在他这般高压政策之下,各地有着大量田地的乡绅地主,为善也好,为恶也罢,绝对已经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肥肉。 而且还是吃了不会有任何副作用的肥肉。 正如他手中的这封奏本一般,新宁县何,常,侯三家地主,瞒报漏报,阻碍改革大策,违逆圣意…… 一切似乎都是证据确凿,看不出任何漏洞。 他一笔落下,便是抄家发配。 或许这三家地主,都是被冤枉的。 但大势便是如此! 改革大势之下,总会有时代的牺牲品。 不管多好的政策,总会有不公之处。 天大的冤枉,天大的不公,在整个大局之下,不值一提! 他这个天子,也没有任何办法! 不管政策如何,最重要的,还是要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