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满城噤声,绝口不提兵变之事,但在皇宫,汇报的李邦华与孙传庭两人,忐忑而入宫,最终,亦是狼狈出了乾清殿,殿中,还清晰可闻物品碎裂之声。 殿外广场,李邦华孙传庭两人对视一眼,默然而立。 无奈,绝望! 种种情绪交织,尽显! “有心扶日月,无力报乾坤!” 李邦华幽幽一叹,随即,扬长而去。 孙传庭亦是无言。 为臣者,他自然不反对太后打破与秦公默契,收拢权利。 毕竟,失去制衡的权利是恐怖的。 借着朝堂制度,借着法理大义,一点点削弱秦公权势。 他感觉得出来,秦公绝对知道武勋桀骜独大之弊处,故而,才对他们文臣颇为宽容,纵使大权独揽,也未大肆打击他们这些文臣。 未来如何,他不知道,但,至少在目前,秦公宽容犹在,野心未露之前,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急迫。 他只希望,能够稳一点,缓一些,别动辄就要鱼死网破。 毕竟,纵使如今武勋桀骜,视王法于不顾,但终究,秦公还未曾显露反意。 又何必如此急迫,又何必步步紧逼,又何必非要一开始撕破脸皮! 鱼死,网就会破嘛? 蓦然间,孙传庭不禁有些后悔。 似乎,当初他们,不应该向太后靠拢得那么快的,或许应该徐徐图之,没有太后的疯狂,以秦公对天子的爱护,只要继续保持下去,无论如何,也不至于骤然沦落到如此局面。 太后,实非明智之人,甚至……… 那大逆不道之言,在孙传庭脑海里一闪而逝,他不禁回望乾清宫。 乾清宫依旧巍峨,在夕阳之下,灿灿生辉,威严尽先。 但这一刻,孙传庭仿佛看到,就在不久将来,血与火,将彻底笼罩这座皇宫,笼罩这座京城,乃至覆盖整个天下。 这般持续下去,这数百载煌煌大明,恐都将葬送在了这位已然癫狂的太后手中。 “哎!” 最终,孙传庭仰天长叹,满眼悲切。 苍天,为何如此戏弄大明啊! 起起复复,历经劫难,终见大明中兴之曙光,却骤然如此沦落! 以往,有秦公只手擎天,挽狂澜于既倒。 可现在,谁还能扶大厦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他嘛? 还是这满朝文臣士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