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汉之州牧,唐之节度!-《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3/3)页

    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本朝费尽心思设立的制度,无非就是为了不让本朝再现汉之州牧,唐之节度,重演地方坐大,内轻外重的历史教训。

    可,为何最终还是出现了总督,巡抚,这类官职,乃至如今,这类官职,已然固化形成制度?

    答案很是清晰。

    天下,不可能一直承平,地方,也不可能一直安宁,群龙,也不可能一直无首。

    历史大势,浩浩荡荡,非人力所可强改。

    而如今之大明,无疑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地方,来维持局势。

    “总督巡抚,乃是历史大势,难以违逆,但……自古以来,文官牧民治国,武将统兵戍边,亦是亘古不变之定律,亦是天下稳定的前提。”

    “可如今,文武混乱,武院本为军策之地,却设民政一科,传授牧民之事,本末倒置……”

    “地方府县武将牧民治军,军政尽掌,朝廷职能如同虚设……”

    说到这,李邦华朝李修深深一鞠躬:

    “如此,实非善政,还望秦公三思!”

    话音刚落,李修的回答声,便已响起:

    “两权相害取其轻!”

    “李大人以为,是坐视糜烂演变,国势将倾为好。”

    “还是暂且集权贯彻政策,扫平糜烂为好?”

    见几人沉默,李修再道:“若诸位阁老,能将朝廷大策,彻底贯彻落实,本督绝不二话,立马裁撤武院民科。”

    “若不能,那请诸位阁老好好想想,这个选择,该怎么选,怎样,才是最有利于大明!”

    此言出,这份沉默,亦是再加深了几分。

    此刻,几人对视一眼,皆是难掩无奈。

    隐隐之间,更是有后悔之意闪过。

    若当初,在官员拒绝上任之时,他们没有坐视旁观,抱着想让秦公低头的想法,想来,也不至于演变到这个地步。

    而此刻,李修却没理会几位阁老的想法,转身,抱起皱着小眉头的小天子,便朝后院而去。

    独留下几位阁臣面面相觑,无奈叹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