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谋三国》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一章(本章免费)

    1.  黄巾起义

    汉灵帝刘宏是这个给了汉民族名字的辉煌朝代的终结者。显然,他本人没有料到自己将会扮演这个倒霉角色。他曾经问过属下,自己比之桓帝如何,属下倒也直率,回答说,您比之桓帝,就相当于舜比之于尧。二者的差别昭然若揭,只有灵帝还如在梦中,惘然不知。

    事实上,东汉末期的这两代君主都乏善可陈,诸葛亮就曾经在《出师表》中哀叹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刘宏登上东汉皇帝的宝座是很偶然的。汉桓帝刘志36岁去世,没有留下子嗣,窦太后这才提拔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远房侄子12岁的刘宏当了皇帝。

    12岁的刘宏并不是东汉的第一个少年天子,自从汉和帝刘肇开始,东汉的皇帝在即位时都尚未成年。少年天子不通政务,外戚和宦官就借机明争暗斗,轮番窃掌政权,把天下搅了个乌烟瘴气,最后合力把东汉推向灭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的人口、钱财、土地都是皇帝一个人的,按说皇帝是没有必要费心敛财的。但这世上的事情无奇不有,贪财的皇帝在历史上还真不稀罕,他们若是和汉灵帝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刘宏在当皇帝前本是东汉皇族旁支,封爵亭侯,食邑不过百户,大概相当于一个中小地主,他幼年时的生活应该是比较贫困的。

    如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童年经受过经济窘境的人,长大后对钱财很可能会抱有一种贪婪的态度。

    在灵帝刘宏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童年阴影对他的影响。他继位第二年,就在中常侍曹节等宦官的帮助下,迫使窦太后还政于自己。一旦成为东汉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刘宏的贪财本性就暴露得淋漓尽致。

    地方上进贡的贡品一般经皇帝过目后缴入国库,这个皇帝不一般,不雁过拔毛绝不心甘。他每次都挑选出几样精品,收入自己的小金库,还将其巧立名目曰“导行费”。

    朝中有人实在看不过眼,就苦口婆心地劝他说,天子当以天下为重,不要为了几个小钱惹得百姓不安。刘宏大怒,将此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吱声,“导行费”直到灵帝驾崩才被废除。

    私吞贡品,借修宫殿、铸铜人的名目大肆加征税收,刘宏为了搂钱可谓费尽心机,耍尽手腕。可是这些钱无法满足他的贪欲,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利呢?

    刘宏想到了他手中任命官员的权利。刘宏手中乌纱帽多得是,想要吗?拿钱来买。

    卖官,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件招致臭名的事情,刘宏却连地下交易都不屑为之,他专门在皇宫西园开办了一个官职交易所来正规经营。除了自己的皇位外,其他职位上至三公,下到县令,都明码标价,公开招标,公平销售,童叟无欺。

    官位的价钱按照级别来定,级别一石是一万,如年入四百石的副县级官职出售四百万,年入两千石的正部级官职卖到两千万。如果你想要位列三公,尝一尝当太尉、司徒、司空的滋味,就再加一千万。

    上面是公开出售的价格,那么朝廷的正式任命呢?依然要交钱,不过可以打折,只需要交一半或者三分之一。

    灵帝时,有一个名叫司马直的人被任命为巨鹿太守。朝廷钦差宣读完委任状后,就伸手要钱。司马直是个清官,哪儿来的钱呢?钦差说,知道你生活困难,那就减免三百万,剩余的要交齐。司马直说,我实在拿不出这些钱,我不做这个官了可以吗?钦差不同意,哪有辞官这一说啊!司马直实在走投无路,就在上任的路上自杀了,临死前悲愤地写了一封遗书,痛斥这种卖官行为是祸国殃民、国家将亡的象征。

    然而,司马直的死丝毫没有撼动灵帝的心,灵帝的卖官生意越来越红火,朝中大多数人都是用钱打通的官运。比如曹操的父亲曹嵩太尉一职,就是花钱买来的。

    想过一把三公瘾的人不止曹嵩,清官崔烈也没能抵挡得了这种诱惑。崔烈家里的名声清正,他全凭着自己的努力从郡守升到九卿的位置上。眼看离三公只有一步之遥,这时皇帝的保姆程夫人跑来对他说,崔大人啊,你若想当三公,我可以帮你争取一个五折优惠价。崔烈动心了,崔家世代还没有出过三公,自己若能当一回三公,也算是给祖先争了光,于是交了五折的钱,当上了司徒。

    有一回灵帝大宴群臣,见崔烈在席间谈笑风生意气风发,忽然懊恼自己做了一笔赔本买卖,就对崔烈说,你当这官可是才交了一半的钱啊。程夫人听了这话不乐意了,马上接茬儿说,崔大人是个清官,他的官怎么是花钱买的呢,是我帮他弄来的。一时间,举座哗然。花钱买官可耻,靠女人当官更丢脸,崔烈从此颜面扫地,在众人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

    花费了大笔银子买官,灵帝的官员们走马上任后的第一要务自然是拼命捞钱,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本钱挣回来,各地政府的黑暗**不言而喻。

    地方如此,中央情况怎样呢?灵帝曾说:“张常侍(张让)是我父,赵常侍(赵忠)是我母。”他自顾贪财,将国家权力交到宦官手中,宦官当权,只会乱政,倒霉的只有黎民百姓。贪官污吏比比皆是,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农民没有立锥之地,再加上各种灾荒、瘟疫接踵而来,他们流离失所,风餐露宿,以野草充饥,“死者相枕,郡县阡陌,处处有之”。

    至此,东汉后期的江山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田野空、仓库空、民穷财尽的烂摊子。百姓没有活路,自然揭竿而起。东汉末年,警报频传,烽烟四起,天下之大,竟没有一块安宁的土地。

    小范围的起义渐渐会聚成一场全国性的风暴。河北巨鹿(今平乡县)人张角,本是太平道的首领,他自称“大贤良师”,以传布太平道为名,用治病为手段,秘密在农民中间组织起义活动。他们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说东汉的气数已尽,天下该由起义的人民来接管了。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将张角视为自己的救星,青、徐、幽、兖、豫、荆、冀、扬等八州的穷苦百姓扶老携幼,纷纷赶来,投奔起义队伍。数以万计的百姓由于路途遥远、贫病交加,还有没到达目的地就死在途中,集结于太平道各地据点的群众更是多达几十万人。

    张角把八州几十万的信道群众编成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首领称为渠帅。一切准备妥当后,张角定于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作为全国各地同时发动起义的时间。

    谁知起义前夕,风云突变,叛徒唐周向朝廷告密,起义计划泄露。马元义在洛阳被捕,一千多名与太平道有关系的官兵和百姓被杀。

    张角当即决定在二月提前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起义军头上裹着黄色的头巾,所以人称“黄巾军”。

    他们占州郡,烧官府,围攻豪强聚居的庄园,势同暴风骤雨,迅猛异常。一时间,大河南北捷报频传:河北黄巾军活捉了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南阳黄巾军斩杀了太守褚贡,汝南黄巾军大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灭幽州杀刺史郭勋和太守刘卫。

    张角领导的河北义军、张曼成领导的南阳义军、波才领导的颍川义军互相策应,向京师洛阳逼近,再加上其他各路陆续赶来的义军,洛阳陷入四面八方的围攻之中。

    刘宏慌了,急忙派卢植、皇甫嵩、朱儁(音俊)等人率领官兵讨伐黄巾军主力。四月,皇甫嵩率领的步兵骑兵四万多人在颍川与波才遭遇。

    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一场关键性的战役打响了。两军初一交锋,黄巾军就击败了朱儁部。皇甫嵩一看不妙,急忙退守长社(今河南长格县西)。黄巾军乘胜追击,包围长社,皇甫嵩深感义军声势浩大,龟缩在城内,不敢出城应战。

    此时战局对黄巾军十分有利,遗憾的是他们缺乏军事经验,在草木丛生的地方驻兵扎营。军事经验丰富的皇甫嵩怎肯放弃这个机会,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他派人前去纵火,风助火势,草木猎猎燃烧,黄巾军顿时阵势大乱。这时,增援的官兵正好赶到,伙同皇甫嵩、朱儁的部队扑向黄巾军,黄巾军不敌,数万名将士被杀。

    颍川的黄巾主力被挫败后,皇甫嵩和朱儁继续讨伐其他地方的义军。此时南阳义军发展到十几万人,已经攻克了宛城。朱儁纠集数万官军围攻宛城,由于义军奋力作战,从六月至八月,宛城始终岿然不动。朝廷非常着急,打算召回朱儁,朱儁部队军心动摇。

    这对于黄巾军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他们正可乘机出城歼敌,然而再一次因为缺乏军事经验,黄巾军白白错过了这个战机。朱儁利用这段时间,积聚力量,站稳了脚跟,赢得了朝廷的信赖。他看到义军斗志激昂,知道硬攻无效,便假意解围,暗中却设下埋伏。黄巾军不知是计,出城追击,被朱军包围堵截,一万多名黄巾军丧失性命。

    这次战役之后,两军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朱儁的援军不断赶到,力量逐渐强盛,黄巾军没有后援,兵力消耗太大。十一月,宛城终于失守,南阳黄巾主力就此被镇压。

    战斗的中心逐渐转移到河北战场。张角领导的河北黄巾军开始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卢植率朝廷军队赶到河北的时候,黄巾军已经攻占了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等地。从三月到六月,卢植军队急攻不下,朝廷将其押回洛阳问罪,另派董卓前来。董卓同样不堪一击,被张角大败于下曲阳。八月底,朝廷又撤下董卓,换上皇甫嵩。

    朝廷不停地走马换将,显示出河北黄巾军强大的战斗力。然而,就在河北黄巾军势头正炽的时候,全国的整体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黄巾军虽然势不可当,却各自为阵,缺乏合力。一旦遭遇朝廷重点进攻,就只能各自拼杀,无法相互支援配合。再加上黄巾军过分执著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为了攻城、守城,同强敌硬拼,没有采取避实就虚、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保存住实力。

    这些弱点导致了各地黄巾军部队的相继失败,朝廷得以从其他战场抽调更多的力量,增援河北,集中向张角发动猛攻,河北黄巾军的力量逐渐处于弱势。

    此时张角又不幸病逝,黄巾军失去了主心骨。十月,皇甫嵩夜半偷袭,黄巾军仓促应敌,一番规模空前的厮杀从夜半持续到第二天黄昏,张梁和三万黄巾军战死沙场,另外五万名义军宁死不屈,舍身投河。

    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就这样以失败告终。然而,在黄巾军的沉重打击下,衰朽的东汉王朝亦已奄奄一息。黄巾起义点燃了东汉灭亡的导火线,也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

    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唯有胸怀全局,将目光放远,从大局、从长远思考问题,才能处理好大的方面的关系,并且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发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从而让自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就一番伟业。

    黄巾军的战斗精神可歌可泣,他们的实力也不可谓不强,但起义领袖缺少一种大局观,没有将各部力量联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共同服务于全局目标;同时亦没有着眼于长远利益,而仅仅执著于一城一池的得失,一味硬拼,将实力损耗殆尽。所以,他们的失败虽然令人痛心,却毫无悬念。

    无论对于一个军事集团,或者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个人,谋略都是举足轻重的。适当运用谋略,可以转危为安、易弱为强、变少成多、化悲为喜。如果没有谋略思想作为指导,浑浑噩噩地发展,失败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黄巾军的战斗谋略虽然乏善可陈,然而它打开了三国的大门,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自此以后,在三国这个英雄的脚步震耳欲聋的舞台上,我们将会一再惊叹人类智慧的力量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时局,扭转乾坤。

    2.  何进之死

    东汉后期的历史就是一部宦官和外戚的争斗史。打从汉和帝开始,即位的皇帝大多都是少年天子,其中最小的是一百多天的婴儿。皇帝年幼,照例由太后临朝执政,太后又依靠自己的娘家人,于是就形成了外戚专权的局面。有的皇帝死后没有儿子,太后、外戚为了便于控制政权,就从皇族里找一个孩子来充当皇帝,刘宏就属于这种走了狗屎运的皇帝。

    皇帝渐渐长大,自然不甘心长期当傀儡。可宫里宫外都是外戚的亲信,他又去哪里寻找帮助自己的人呢?只有每天伺候自己的宦官。皇帝往往依靠宦官的力量,来扑灭外戚的势力,这样一来,权力又从外戚转移到宦官手里。

    无论是外戚上台,还是宦官专权,无疑都代表着豪强地主的腐朽势力。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东汉的政治不**也难。

    到了灵帝一朝,在选立太子这件事上,外戚和宦官这两拨势力又对抗上了。

    灵帝有两个儿子刘辩和刘协。刘辩是何皇后生的,刘协是王美人生的。王美人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她多才多艺,钟毓灵秀,善辞赋、能绘画,颇得灵帝的宠爱,骄纵专横的何皇后对她充满嫉妒。王美人怀上刘协的时候,担心受到何皇后的迫害,曾试图打掉腹中的胎儿,却没有成功。

    光和四年(181年)三月,王美人生下儿子刘协,何皇后见生下的是皇子,越发恐慌,于是调了一杯毒酒骗王美人喝下,王美人就此殒命。灵帝很快查明凶手,怒不可遏,决定废掉何皇后,是宦官们跪下苦苦求情,灵帝才收回成命。

    灵帝倒也是一个多情种子,难忘善解人意的王美人,还写了《追德赋》和《令仪颂》来追思她。中平六年(189年),灵帝驾崩,去世前,他将立刘协为太子的愿望嘱托给宦官蹇硕,算是给心爱的王美人一个交代。

    这样一来,宫中势力就分成两派,一派是以何皇后和她的弟弟大将军何进为首的保辩派,另一派是以蹇硕为首的保协派。

    何进,南阳宛人,本是一介屠夫,妹妹被选进宫得到皇帝宠幸,一家子跟着鸡犬升天,何进也平步青云,当上大将军。当时的“三公”都成了名誉职务,大将军统辖百万兵马,握有实权,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何进的孙子何晏就是魏晋时期那位著名的大帅哥,由此可以推想,何进必然不像寻常屠夫那样满脸横肉,而是一个相貌不俗的中年男人。

    不过,何进在政治上的表现却不像他的外表那般不俗。在黄巾起义期间,他倒也立过一些战功,比如整备了京师的防卫,侦破马元义的谋反,平定了京师附近的一次暴动。然而作为把持朝廷重权的一把手,何进做的这些事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小修小补,解除党锢这一关键性措施还是皇甫嵩提出来的。

    即便如此,蹇硕也不敢小看了他。蹇硕手下有八队人马,每队各有一名校尉作为队长。这八队可谓人才济济,袁绍和曹操就是其中的校尉,可蹇硕又哪里使得动这八队人马呢?袁绍向来与何进交好,曹操是和袁绍一起长大的发小,别的人就更不用说了。蹇硕能使得动的,只有他自己的那一队人马与宫中的一些太监。

    敌我力量悬殊,再加上废嫡立幼本就有悖常理,蹇硕决定玩一把阴的,先下手为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蹇硕在皇宫布置好伏兵,然后派人去接何进,骗他说要和他商议事情,打算等何进入殿的时候一举将他杀死。不过,何进也不是吃素的,他在蹇硕身边安插有眼线。去接何进的时候,这位眼线便频频向何进使眼色。何进何等机警,赶忙驾着马车抄近道逃回家,躲过了这一劫。

    遭遇这次凶险后,何进意识到立帝的事情迫在眉睫,便与何皇后拥兵入宫,升朝议政,宣布立刘辩为帝,史称汉少帝;何皇后也升级为太后,临朝主持朝政;何进与后将军袁隗主持尚书事务。

    蹇硕没有罢休,他又与宦官密谋诛杀何进。不过蹇硕运气实在不好,秘密再次泄露。何进令黄门令逮捕蹇硕,将他处死,顺便收编了蹇硕手下的禁军。

    在宦官和外戚这两个集团的斗争中,外戚何进首战告捷,取得了胜利。他本想就此收手,但袁绍劝说他,何不乘此机会将宦官尽数除掉,落个天下太平,省得以后和他们斗来斗去的。

    这话落在前屠夫何进的耳朵里,还是很有煽动性的。然而,何进的妹妹这回没有和哥哥站在同一条阵线上。何太后驳回道:“太监没有了,你让谁来伺候我?”何太后没有忘记当初太监们为自己向灵帝求情的恩情,自然不肯向他们下手。

    何进无法违背太后的意思,事情就此僵持不决。袁绍又出了个主意,要何进召董卓进京,吓唬一下何太后。袁绍这个主意可谓地地道道的馊主意,谁都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请的董卓还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凶神。

    当时担任典军校尉的曹操听到消息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在宫中服务的宦官,古今都有,只是君王不应该给予他们大权和宠信,使他们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如果要惩治他们,只要派一个狱吏前往,除去首恶就够了,何至于大动干戈地征召外将呢?要想将他们一网打尽,事情必然会泄露,我看这事必败无疑。”

    曹操不愧是后来的三国的巨星级人物。巨星的光彩在什么时候都无法掩饰,即便在汉末的舞台上跑龙套,曹操也能跑得不同凡响,不枉当初桥玄对他另眼相看。

    曹操的家庭出身是不太好的,他的父亲曹嵩是太监曹腾的养子,这在当时的社会是被人看不起的。曹操小时候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后来曾在诗作《善哉行》中回忆自己的童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也就是说家里的长辈,既没有像孟母那样为了孩子的教育三次搬家择邻而居,也不像孔子在儿子孔鲤经过庭院的时候,教导他退而学诗学礼。

    出身不高贵,家教不严谨,曹操小时候还有一大堆“不良嗜好”,飞鹰走狗,四处游荡,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还和一群纨绔子弟胡作非为。

    曹操有个叔叔就看不惯了,常常向曹操父亲告状,让他多管教管教自己的调皮儿子。曹操因此吃了不少皮肉之苦,于是想出来个歪点子整叔叔一把。

    有一回路上遇到叔叔,曹操马上把嘴巴一歪,叔叔一看以为他中风了,连忙去向他爸爸报告说,你儿子中风了,快看看去。曹操的父亲过来一看,曹操非常正常,没有中风啊,就问他,叔叔的话是怎么回事,曹操借机说,叔叔不喜欢我,故意诋毁我。从此,曹操的叔叔再说什么,他爸爸就不大相信了。

    曹操鬼点子多,调皮捣蛋,当时的人们都不看重他,只有太尉桥玄对他另眼相看。这个当朝最高军事长官对年仅二十的曹操说,天下就要大乱了,只有经邦济世的人才能够平定乱世,我看这个人就是你啊。

    桥玄为什么这么看重曹操呢?因为曹操不仅仅是个捣蛋鬼,他还有过人的才艺。曹操擅作文章,他的许多诗词歌赋流传至今;曹操武功高超,有一次行刺张让被人发现,还能够全身而退。

    更为重要的是,曹操一生好读不倦。史书记载,曹操爱读书,尤好兵书,就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也手不释卷。这一点可以与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相比,亚历山大大帝在转战欧亚大陆的时候,身边的金盒子里始终装着《荷马史诗》。

    不但桥玄赏识曹操,就是当时有名的许劭对曹操也有独到的看法。许劭是当时的人物鉴赏家,就像现在的时事评论人似的,他会在每个月的月初对当时的人物发表评论,这叫月旦评。凡是获得许劭好评的人,就好比拿到了通往上流社会的推荐信。

    许劭给曹操的评价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据说,曹操听到这个评价的第一反应就是哈哈大笑。曹操一生爱笑,在评论袁绍召董卓这事的时候,他也是笑着说的。

    上面说曹操小时候和一群纨绔子弟调皮捣蛋,这群人里面就有袁绍。

    袁绍和曹操不同,他出身非常显赫。袁绍的高祖袁安就担任过司徒的重要职位。自袁安以后,袁家接连四世在朝廷中官居司徒、司空、太尉“三公”高位,可谓权倾朝野,名震天下。

    小时候,曹操、袁绍等一帮伙伴常常在一起琢磨什么好玩儿。那时候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小孩儿可以打游戏,可以看电影,好玩儿的实在太少了。一天有人结婚,曹操提议说,我们今天去偷新娘子,袁绍同意了。

    晚上参加婚礼的宾客正在喝酒,曹操一声大喊:“有贼啊!”所有人都应声出来抓贼,曹操逮着空子冲进洞房,把新娘子背出来往外跑。袁绍笨手笨脚的,跑的时候被灌木丛钩着衣服,动不了了,就让曹操先跑。曹操灵机一动,用手向袁绍一指,说:“大家看,贼在那里!”袁绍一听急了,使劲一窜,就从灌木丛里脱身了。

    从这小小的一幕就看得出来,曹操小时候的顽劣聪明远胜袁绍。直到长大成人,曹操当上典军校尉,袁绍成了司隶校尉,袁绍依然没有学会发小曹操的智慧。

    不读书确实害死人,袁绍请来的董卓还在路上,何国舅先送了性命。袁绍、何进早早订好计划,却迟迟没有行动,于是全世界都知道了何进要对太监下手,太监们自然不肯伸着脖子等何进下刀。中常侍张让打探到何进入宫的时间,就率领几十个党羽埋伏在殿外,等他一出殿,立马跃出,手起刀落,何进当场一命呜呼。

    袁绍大怒,这才雷厉风行起来,马上带兵捉拿张让,还下了一道命令,洛阳城内,凡是没有长胡子的男子都格杀勿论。这下不仅太监倒了霉,洛阳城里那些尚未长出胡子的小青年也遭到了池鱼之灾,他们见了袁绍的士兵,不得不褪掉下衣验明正身。这一场诛杀,两千多宦官命丧黄泉,其中冤死的不在少数。

    然而悲剧远远没有结束,真正葬送东汉命运的元凶正向着洛阳日夜兼程地赶来。

    三国的舞台尚未正式拉开,在汉末的热身赛场上,曹操和袁绍这两个儿时伙伴乍一亮相,就立时分了高下。兵就是人手上的一把双刃刀,曹操一生征战无数,杀人无数,可谓擅用刀。但他知道,刀剑一旦出鞘,必定要饮血而归,弄不好的话,杀不了别人还会伤到自己,所以这刀绝非想出手时就出手,擅用刀的前提是善用刀。袁绍毛躁急进,当然称不上善用刀,更不能说擅用刀了。

    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正确掌握打击面是很重要的。如果要遏制敌对势力,将最顽固最残暴的敌人制伏也就足矣。硬要扩大打击面,四处树敌,不仅增加了打击难度,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让自己陷入被动。

    3.  董卓乱政

    盛夏的洛阳近郊碧草连天,红日西坠,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忽而,一队铁骑夹带着边陲的肃杀之气,现身天边,卷起滚滚红尘,将这安宁破坏殆尽。

    董卓来了!

    乱世舞台上演的是闹剧,更是杂耍剧。一根钢丝高高地悬挂于舞台中央,身怀绝技的人可以险中求胜,从容地走过钢丝,功力不逮之徒却注定葬送机会,跌下钢丝,摔个粉身碎骨。

    何进毫无预兆地成为刀下鬼,跌下钢丝,受他邀请的董卓却披挂整齐,步入历史的聚光灯下。董卓的身手如何?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将要平稳地走过钢丝,挽国于将倾?抑或再蹈何进悲剧,成为历史尴尬的过客?

    培根曾经说过:性格决定命运。为了看清董卓的命运,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董卓的脾气秉性、前尘旧事。

    董卓,今甘肃临洮县人。当时的临洮尚不是汉族聚居区,而是羌族聚居区。那时候的羌族人比现在多多了,他们性彪悍,善骑射,是威名远播的马上民族。董卓虽然是汉人,却与羌人相当投缘,从小就跟着一帮少数民族古惑仔东游西荡。那时候的董卓俨然是行侠仗义的古惑仔老大,他爱打抱不平,锄强扶弱,再加上生就的人高马大,孔武有力,能在马上左右驰射,日子久了,竟也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当地的汉人和羌人都将他视做偶像,尊称他为“健侠”。

    董健侠的少年时光委实风光无限,据《后汉书》和《三国志》里记载,那时候,董卓的家里没有牛羊了,他只要站在山头吹一声口哨,马上就会有羌族首领赶着成群的牛羊过来,任他挑选。

    董卓的那帮古惑仔朋友对他更是死心塌地,一生追随于他。

    后来,东汉政府忌惮羌人的力量,想把羌人迁离家园,好让他们分散开来,却遭到羌人的暴力反抗。腐朽的东汉政府无力派兵前往镇压,就想出本地人治理本地人的省事办法。这时,陇西的地方官员就向朝廷推荐了董卓。

    于是,东游西荡的董卓开始步入仕途。公元167年,董卓担任东汉皇家禁卫军军官羽林郎,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和西河六地的羽林军都属董卓统管。

    董卓的马上功夫和野蛮秉性让他在南征北战中所向披靡、一路凯歌,他很快升迁为郎中、并州刺史,直到河东刺史。

    正当董卓青云直上的时候,黄巾起义爆发了,他被派去镇压起义,居然接连吃了几回败仗,于是被贬回陇西。

    然而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野蛮不羁的董卓不会寂寞到底。

    就在184年的冬天,西北的十万羌族人又造反了,朝廷连忙差遣董卓等人前去平乱。董卓率领三万人追击羌人,却在望垣被羌人的军队团团围住,眼看都要绝粮了,部队还无法突围。当时若想突围,只能渡过一条河,但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强渡,肯定要冒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时候,董卓心生一计。他先让士兵在河上筑起一道围坝,将河水堵起来,假装在河里捕鱼补充给养,敌人信以为真,放松了警惕。在围坝的掩护下,董卓的士兵却在分批悄悄渡河。等敌人醒悟,派兵追来的时候,董卓的军队已经全部过河。他让人将围坝毁掉,湍急的河水倾泻而出,生生阻挡了敌人追赶的步伐。

    在这次战争中,董卓的友邻部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损失,唯有董卓小施计谋,全师而还。正是靠着这样的军事谋略,董卓的部队在汉末频繁的战斗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关中及凉雍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

    董卓力量的壮大自然引起了朝廷的不安,朝廷让他放弃军队,来洛阳做少府,想用这种明升暗降的方法削弱他的兵权。

    在动乱的年代,有枪就是草头王,实力决定一切,董卓怎么肯拱手将部队交出,去当什么少府呢?任朝廷一再催促,董卓一拖到底,口说即将上路,实际就是不走。朝廷见此情况,对董卓的疑虑更深。灵帝在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此事,要调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升官是可以的,但交出部队是万万不可以的。董卓上疏给朝廷说,孩儿们和我相处日久,感情很深,希望我带他们一起去并州,保护国家的边疆。朝廷一看,董卓是打定了主意要与自己的部队共存亡,也就无计可施了。不久灵帝去世,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董卓将部队驻扎在河东,密切观察朝廷变化,以备应变。

    正在这个时候,机遇就像馅饼一样从天而降,董卓收到了何进的邀请函。进京!董卓意识到,这封信将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此之前,他充其量只是个独步一方的草头王。如今,他有可能成为影响天下局势的重要人物。

    可以说,在此之前,董卓的表现很对得起上天分派给他的角色,但当历史的洪流将他推至一个更大的舞台的时候,他是否还能从容表演呢?

    董卓无暇多想这个问题,机会当前,他迅即作出抉择,将大部队留在河东守住后方,自己带了三千精兵火速奔赴洛阳。这一布置显示了董卓的心机:胜,可问鼎天下,败,亦可退守河东。

    任董卓日夜疾驰,当他赶到洛阳的时候,朝廷形式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何进死于宦官之手,何进手下又将宦官杀了个干净。

    洛阳城外的董卓,面对的是冲天的火焰、遍地的死尸。原本应邀做杀人的刀,一不小心成了坐收鹬蚌相争之利的渔夫。历史慷慨地将机遇奉送于董卓,以闹剧、悲剧还是以喜剧收尾,全赖董卓的表演了。

    在洛阳近郊,董卓最先邂逅的是被张让劫持的两位皇子。张让,这位太监中的大佬,显然被杀红了眼的何进手下吓坏了,急急忙忙地带着刘辩和刘协就出了宫。跑到小平津的时候,卢植带来的追兵追到了车背后,张让意识到自己逃跑不得,回头无路,哭着对刘辩说了句“惟陛下自爱”,转身投河而死。

    卢植将两个孩子抱在马上,一行人默默向回赶。董卓得知消息,回马寻找皇子,与他们不期而遇。

    看到小皇帝后,董卓立即下马磕头,对皇上说,我是董卓。谁知16岁的刘辩哇的一声哭出来,喊着要妈妈。倒是9岁的陈留王刘协冷静稳重,董卓问起京城的事,他对答如流,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两相对比,董卓认为刘协比刘辩强得多,再加上他认为刘协是董太后亲自抚养的,与自己颇有渊源,于是便生了罢黜刘辩、拥立刘协的念头。

    董卓将汉少帝逢迎回皇宫后,就开始干预东汉政权。要扩大影响力,必须具备强大的军事后盾,可董卓带来的兵力不过三千人,何以服众?董卓想出了一个鬼点子,他让自己的军队晚上悄悄溜出城,白天再大张旗鼓地进城,如是者四五天。洛阳各方势力见董卓的部队络绎不绝而来,一下子就被他的“强大实力”镇住了。何进的部队群龙无首,也归附了董卓。

    正当董卓春风得意的时候,一个威胁出现了。原来何进在邀请董卓的时候,还向另一个并州军阀丁原发出了求援信。董卓抵达洛阳不久,丁原的部队也随后赶来,丁原的部队战斗力很强,他手下的吕布更是勇冠三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