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趁着这波节奏,朱常洛趁热打铁和内阁达成多重共识。 国债可以发,但是具体金额发多少?怎么发? 关于这个问题朱常洛和申时行他们讨论了好久。 申时行他们想把发国债的权利全部归拢到内阁里去。 毕竟,这对他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是,朱常洛显然不会同意,毕竟国债最后的托底人是他的西山皇庄,没有他的西山皇庄做担保, 这国债百分百发不下去,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 当然,这也并不是朱常洛危言耸听。 而是事实! 大明朝廷在法统和统治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二百多年来不管是士大夫还是贩夫走卒,乡里巴人,他们都已经对大明的皇权统治习以为常,并且深入人心了。 所以, 只要皇帝不作妖, 老天爷再赏饭吃,这样的朝廷,在没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再苟延残喘个百八十年,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接下来大明注定不会有老天爷赏饭吃了,小冰河时代已经来了。而且,各种气象灾害已经开始凸显威力了。 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自救,拼命的自救,想尽一切办法的自救。 可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朝廷的金融诚信是几乎为零的。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一提朱元璋了。 大明初年的时候,朱元璋仗着自己地位稳固且手段酷辣。他居然也创造性的发行了具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大明宝钞! 之前虽然也有什么“交子”之类的银票流行。 但是,这些银票的性质上和大明宝钞是完全不同的。 这些银票是私人钱庄或者是具有一定官方背景的认可机构发行。 但是,这种银票在本质上还是一种类似不记名存折的形式, 而且, 国家机关并不对它们进行兜底保障。完全就靠它们自己的生命力强撑着。 所以,它们和朱元璋发行的大明宝钞是有本质区别的。 朱元璋利用国家信用和自身的权力为主导力量,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全国性的纸币。 如果, 当时朱元璋具有近现代的经济头脑,说不定在大明的时候,中国就彻底的进入到了纸币时代,白银和金属制钱说不定就早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