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乱明者皇太子》


    第(1/3)页

    朱常洛看着这么感动的张维贤,他也不拐弯抹角的说话了。

    毕竟,这样说话还是挺累人,挺浪费时间的。

    朱常洛说道:“既然小国公也有意报国,孤也不能否了小国公的意。以后英国公府所有的赋税就按照太祖初年定的赋税交到父皇的内帑即可。”

    张维贤听到朱常洛说到所有,他的哭声顿时停顿了一下。

    所有赋税?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商税以外的赋税?

    朱常洛看着张维贤,他说道:“关于英国公府以后要缴纳田赋的事情,孤也会跟内阁特别说明,然后请父皇下旨褒奖小国公的深明大义和忠孝体国。”

    张维贤的哭声一下子就戛然而止,这个是他怎么都没想到的。

    田赋,哪有勋贵交这玩意的?

    就是普通当官的士族家庭,他们也不用交田赋的。

    因为,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只要有了秀才,举人功名,那就不用在缴纳田赋了。

    而且,有了功名后,尤其是名次考的非常好的那些读书人,他们身边还会聚集一大票拿着地契主动投献小地主或者小老百姓。

    他们之所以要把自己的地投献给这些有功名的读书人,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免去朝廷要征收的田赋。然后,再给挂靠的这位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交纳一定的费用。

    如果,这个读书人特别出息了,做的官大到吓死人的地步,这些投献的小地主和小老百姓们,他们甚至都能干出来改名换姓的事情,    主动的做人家的家奴家丁。

    这也是为什么明代土地兼并如此可怕的原因!

    明代如此激烈的土地兼并,并不是简单的贫富差距才造成的土地兼并,    而是因为赋税和身份地位带来的不公平,    才造成了如此可怕的土地兼并。

    虽然,    投献这种事情,朝廷也发现了,    也明令禁止过了。

    但是,这事肯定是禁不住的。

    因为,只要这些官绅们不用纳赋税,    那么总会有空子给他们钻的。

    而他们自作聪明钻空子的下场就是大明慢慢的就会无赋税可收,最后朝廷也会因为越来越窘迫的财政状况而饥不择食的疯狂压榨着那些手里只有可怜几亩地的贫苦百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