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太子反了(四)-《娶王妃送皇位[重生]》


    第(2/3)页

    徐江菡站在床侧,望着在床榻上躺得笔直的季王,轻轻叹了一口气。今晚的这些都是她有意为之,她替季王掖好被角,便去浴池边的台子上,拿下了那个正袅袅散发着安神香味儿的香炉。

    她取来,放在了床榻旁的台子上,接着吹熄烛灯,走到榻旁。香炉里加入了安神解忧的药草,会消除人焦躁烦闷的情绪,更好地放松身心。

    季王的心思很细,若是心里装了忧愁的事,就跟在那扎了根刺似的,会左思右想,彻夜难眠。徐江菡不愿见她如此,便配了药草,让她歇息好。

    战争一触即发,她也不能懈怠,李誉名从京中来,带来了许多情报,写成了书函,她要仔细瞧一瞧。

    季王在这儿,她也不愿走远,搬了一张小凳子,留了一盏床榻旁的小灯,阅起了京中的那些情报。

    信王按照她原先的设计,一步一步查出了军械失窃案的真相,最后将这些证据摆在御前,皇帝自然是大为震惊,不过为护太子,当即他便让信王莫要外传,自己派锦衣卫去查个清楚。

    信王信心满满,没有读懂皇帝的别有用心,急不可耐地将这个消息散布了出去,震惊朝野。皇帝痛心疾首,想做一些东西来挽回,却被信王一次又一次地打乱。

    案件进入三法司会审,嫌疑犯人审到一半,太子便坐不住了,以信王恶意污蔑、恶意反目的理由举起了反棋。

    一旦举起反棋,那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罪过了,皇帝再饶恕,也是堵不上天下人的悠悠众口,他必须要派出武力讨伐,不然难以服众,就是天下人反他了。

    皇帝心力交瘁,心中也对信王爱不起了,明褒实贬,彻底将他从继承皇位的名单上划除。这些外人自然是看不出,但作为内宫太监总管的李奎就另当别论了。

    他在信中写道:“皇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中常唤太子乳名。叫起信王来,又凶又狠厉,似是仇人一般。季王殿下此时还不宜出头,需与太子胶着,举步维艰,方能唤起皇帝恻隐。皇帝爱太子,更爱皇位,太子没了节制,必定出格,父子成仇,指日可待。”

    徐江菡的目光落在“父子成仇”这四个字上,嘴角勾起了一丝笑容,脑中已然开始算计着什么。二人终将成仇,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她要做的就是推波助澜,加速二人成仇的时间。

    太子此番造反,更是联合了海倭,全然不顾民间疾苦,可谓是丧尽天良。倭寇从东南沿海一带袭击,福建一带战事吃紧,皇帝封信王为威武将军,让他带领朝廷五万大军入东南抗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