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利大于弊 (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3/3)页

    要知道就大明的同一时间,东方王朝还讨论之乎者也,遵循着程朱理学圣贤教化的时候,西方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质疑传统地心说,研究起了自然科学。

    可能许多人都不清楚,徐有贞其实是跟达芬奇处于同一时代,两个人都是属于天文地理一不精的全才,理论上可以自然科学上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可惜达芬奇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启发了后来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一大批早期科学家,徐有贞却败于宫斗郁郁而终。

    “向北,老夫不否认你执政这几年的功绩,否则也不会朝堂上步步退让,让你可以放手为之。”

    “可改革不能急于一朝一夕,更不能用类似于党争的手段,再说以徐有贞的人品,他真的能胜任工部尚书一职吗?”

    “向北,要有识人之明啊!”

    胡濙这几年领着文官集团绥靖妥协,一方面是沉忆辰过于强势,次次站队成功尹然法阻挡。另外一方面就于,胡濙是认可沉忆辰的能力跟功绩,知道他主政能让大明再次强大,自己要是阻挡敌对,恐怕会成为历史罪人。

    但徐有贞是个什么货色,胡濙再清楚不过,要是没有这次的治水之功,纯粹是一个贪名逐利的卑鄙小人。早期为了能上位,各种钻营巴结朝中高官,包括且不限于杨溥、于谦、陈循等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胡濙看来沉忆辰,不过是又一个被徐有贞巴结的对象罢了。

    另外石璞母忧事件,要真跟沉忆辰没有关系的话,胡濙怀疑徐有贞大概率脱不了干系,只有他才会所不用其极。

    “徐侍郎胜任工部尚书一职毫疑问,他的能力要强于石璞百倍千倍。”

    “另外大宗伯要谈为人,那晚辈曾经也被这样质疑过,当时用一句话来鼓励自己,叫做论迹不论心,论心完人。”

    “不管徐侍郎想要做什么,利大于弊即可!”

    没错,这才是沉忆辰选择徐有贞的根本原因,他要挑选的不是一个道德伟人,而是一个能工部尚书职位上利国利民的能臣。

    想当年自己同样向王振低头,外界看来谄媚杨溥上位,堪称言官清流的公敌。

    可那又如何?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做到问心愧四字即可!

    大明需要一位理工天才统领基础建设,秦时直道、汉时长城、隋时运河这些建造,让华夏子民世世代代受益千年。现如今工科被视为奇技淫巧的时代,整个大明找不到第二个徐有贞,他的存将改变世间观念。

    让书人跟士大夫们看到,看不起的奇技淫巧同样能走上阁部大臣的位置,并且得到当朝元辅的重用。甚至沉忆辰始终默许“沉党”的发展,除了能给自己带来支持外,他还希望徐有贞的事例能影响到年轻官员,让工部的重要性跟地位得到提升。

    毫不夸张的说,未来沉忆辰的改革计划之中,工部绝对不会再成为六部末尾,至少得提升到中上阶层。

    “好一个利大于弊,看来沉宫保是心意已决了。”

    话说到这份上,胡濙感觉自己说服不了沉忆辰,对方已经下定了决心。

    “没错,并且晚辈意图不止于工部尚书一职,还有一件事情期望能得到大宗伯的配合。”

    “你还想要什么?”

    胡濙冷哼了一声,看来沉忆辰是完全没有意识自己的威胁,居然还想要得寸进尺。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