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天子不平 (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2/3)页

    “大宗伯,京师一战后国库空虚,陛下以身作则精简用度,期望能为百官万民做个表率。如今却兴师动众迎接上皇回京,于家国天下无益,好容易让上皇招惹非议。”

    “咱家觉得一切从简,用一轿二马迎接太上皇回宫即可!”

    兴安这话出来,引得朝中大臣一片哗然,一乘轿子两匹马的规格,一般大户人家出远门都要超过这个,更何况对方是堂堂大明太上皇。

    新君要真这么做,就不是什么节俭的问题,而是对太上皇的羞辱!

    “陛下,太上皇毕竟贵为天子,兴公公礼节太过简陋,有失皇家体面,不可!”

    礼部右侍郎钱习礼当即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他虽然在皇权站位上面力撑沉忆辰,但曾经是翰林掌院,现又担当礼部侍郎,儒家礼法关乎着钱习礼的底线跟信念,绝对不容践踏。

    “臣附议少宗伯,天子驾六,一轿二马前往迎接与礼不合!”

    吏部尚书王直紧跟其后,内阁首辅陈循资历声望不够,那么吏部尚书天官一职,当居百官之首,这种事情必须要拿出态度。

    “今用轿一乘,马二匹,丹陛驾于安定门内迎接太上皇帝,礼仪似乎太薄。”

    六部天官出面,陈循身为内阁首辅,自然也表明自己立场,否则内阁以后还有何地位可言?

    只不过相比较其他人的直接反对,陈循话语稍微委婉了一些。

    “臣附议大冢宰。”

    “臣附议元辅。”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刹那间百官群情激愤,吓的兴安赶紧后退几步躲在朱祁玉身旁。

    要知道当初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就是在御门听政期间,被愤怒的百官活活打死。现在宦官声誉被王振给搞的声名狼藉,万一这群文人火气上来,当着皇帝面把自己打死了怎么办?

    奉承上意是重要,不过自己的小命更重要!

    换作是之前的朱祁玉,面对这样百官反对的场面,可能就软弱妥协了。

    但现在他心中充斥着一股不平的怒火,凭什么自己临危受命,拯救大明江山社稷的功劳,在群臣眼中还敌不过上皇的尊荣?

    凭什么自己可以君王死社稷,却要跪伏在丧师辱国的皇兄面前,行臣子礼?

    凭什么自己一心为国为民,却始终在百官眼中是个过渡的傀儡?

    法统二字,就真的能抵消一切的付出跟努力吗?

    “太上皇帝是朕至亲,自留虏庭,宗社倾危,生灵无主。彼时群臣进章,请命于皇太后,诏告天下,立朕为皇帝,保护宗社!”

    “辞之再三,不得已,嗣登大位。已尊大兄为太上皇帝,礼之至极,无以加矣。今福等所言太薄,未知其意如何,朕难道有愧于天下万民吗?”

    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不管太上皇回来后,自己会遭遇怎样的皇权危机,此刻朱祁玉决定发泄出来心中的委屈跟愤怒,让文武百官好好想想,谁才是在国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救时之君!

    一个什么都没做的太上皇,却能享受尊荣至极,公平吗?

    站在左侧前排的沉忆辰,望着御台上愤怒至极的朱祁玉,嘴角却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没有人愿意自己效忠的是个庸君,更不想是个软弱退缩的懦夫!

    皇太后归政一事,让沉忆辰看到了朱祁作成为一名合格君王的潜力。可是身为天子,单单有谋略还是不够,得有恩威并施的手段跟意志。

    一味的顾忌亲情对朱祁镇妥协下去,最终南宫之变还是会上演,改变不了历史跟自己的命运。

    换作孙太后归政之前,面对礼部这种隆重恭迎礼仪,沉忆辰会站出来反对。今日他却迟迟没有任何动作,就是想看看景泰帝朱祁玉如何应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