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来卫乐这个文书干得合格。 现在村上、企业的事情越来越多,像这种小事卫向东一般是不管的,都由卫光荣点头同意即可。 卫向东突然想到一件事问卫乐:“图书馆派谁去学习的?” “吴艳艳。” “曹玲没去?”卫向东感到奇怪。 “她说年龄大了学不会,就让吴艳艳去的。” 年龄大? 今年才22岁刚刚结婚竟然说年龄大?! 卫向东听了微皱眉头。 曹玲是83年图书馆建好后第一批被招来当图书馆里员中三个姑娘之一。卫向东记得图书馆刚刚对外营业,有天下午,县农机厂有个叫方森的文学青年喜欢诗歌,专门冒雨骑着自行车赶到图书馆借书, 卫向东用自己的借书证帮了他忙。 当时,曹玲有些瞧不起人家,卫向东还严肃批评她几句,要向方森学习要有上进心,要多学习,将来图书馆肯定要用电脑之类,结果这次培训她竟然不去! 哎...... 这人呐,你以为就能在图书馆混一辈子? 算了,不管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六月, 丝绸厂的基建施工已经到了尾声,从日本进口的各种丝织设备也被整齐得码放在临时修建的库房里,就等厂房建设彻底完工之后,再请丰田公司的技术人员协助安装调试。 第一批在接受培训的200名职工正在县丝绸一厂、二厂以及吴兴地区的丝绸职业学校接受培训,当培训届满,由培训方发培训合格证书将来才能成为丝绸厂的正式职工。 另外,被聘请为总顾问的张志轩又利用自己的关系,从原来丝绸一厂退休职工里又联系了十几个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职工,包括机修、染印、挡车等岗位,卫向东统一聘请为顾问,将来安排到各自熟悉的工种指导厂里职工。 这些虽然能加强丝绸厂的技术力量,但卫向东觉得还不够,必须拥有自己的人才,并不仅仅包括丝绸厂。 这么不马上就要到学生毕业季了吗? 能不能向村里的企业也分配几名学生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