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回程-《木子的北宋生活》
第(2/3)页
插句嘴,官职这事是我瞎编的,同学们别当真,我确实没兴趣再查宋朝的官职明细了,太乱了。
关于木子让厢兵营自己做买卖这事,要从厢兵的源头说起。
最开始的时候厢军就是普通部队,禁军就是精锐部队,这不难理解。
可后来慢慢变味儿了,每当某地发生什么天灾,朝廷就会派人去招人充军,大体套路就是从十几到四十几的男人通通编入厢军,朝廷给发工资。
这样有三大好处,第一朝廷有了军队,虽然战斗力都懂得。第二赈济了灾民,有了工资就能让一家人勉强饿不死了。第三减少了风险,少了这些壮男,剩下一堆老弱病残的想闹事也没杀伤力了。
是不是看上去很美好?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因此也留下很多麻烦。偶尔用一次倒是没事,可你逮着一个套路用到死就出事了。
首先,人编成厢军了你要花钱养,虽然厢军工资低,但架不住数量多而且这不是花一次,这是年复一年的养着,蚁多咬死象,大宋厢军一百多万,你想想吧。
其次是战斗力低,饭都吃不饱,你也就别指望他们多能打了,其实朝廷也明白,花那么多钱养着不能打,还不如放他们回家呢,可惜不行,因为有一批人是靠吃他们发财的,这么多军饷,这么多免费劳动力,怎么舍得裁撤掉?只要朝廷一说裁军,马上就有人鼓动士卒闹事,最后就会不了了之。
最后,厢军的频繁换防更要命,一个地方待几年就换到另一个地方,别忘了,厢军换防家属要跟着的,低工资养着全家老小,还得不停搬家,日子过得跟要饭的差不多。
总之厢军兵卒苦不堪言,朝廷财政苦不堪言,只有一部分人吃的脑满肠肥。
关于厢军打仗这事儿,朝廷是不指望的,毕竟禁军都那样别说厢军了,真有什么事儿,厢军的定位就是送死的炮灰。
所以木子对让相州的厢兵经商挣钱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你只给一个汉子每月三五百文钱,就别指望他能给你卖命了。
整个相州之行,狄青除了站一下充充门面,一个字的命令都没下,完全沦为木头牌子。
其实不光是他,除了冯武他们两个给木子送了点吃的,其余的人都是木牌子。
狄青心服口服,木子冲到相州,发现厢兵营里并没扯旗造反,也没外出劫掠,马上单枪匹马进入大营,一步步把众指挥使拉过来,一夜之间,大局已定。
一个人压住了八千躁动的乱兵,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需要果决,需要智慧,还有对人心的把握。
最了不起的是,最后所有人都对结果满意,自杀而死的钟布,他的家人托张三向木子表示感谢,杀了主将,家人没被连累,还给了些钱安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谭宏的家人付出了七成财产,但他们从此能继续在相州安稳生活下去,常再龚被贬为庶人永不叙用,他们一样对木子感恩戴德。
大营里的士卒拿到了拖欠的足额军饷,甚至每人还多给了一点,指挥使们没被追究以前的事,还得到了发财的机会,加上升官的张三,所有人都愿意为木子效命。
官家和朝中大臣们更满意,一场兵祸消失于无形,变成了两个醉汉打架,朝廷省了调动大军征讨安抚的钱,也没在外邦面前丢了脸面,还有更好的结果吗?
来得时候拼命跑,干燥且凛冽的西北风伤害了木都头娇嫩的肌肤,特别是跟狄青靠近的时候让他更恼火。
狄青又一次看向他的时候,木都头爆发了,“狄青,你再用那种眼神看我,我就掐死你,当场掐死!”。
狄青疑惑道:“我用什么眼神了?”。
木子指着他道:“你看,你看!又来了!你他娘的随便换个女人身子绝对能成东京花魁”。
狄青眨巴着眼睛半天反应过来,怒道:“狄某是七尺男儿!”。
木子摇头叹息,长得漂亮是狄青心中永远的痛,这就是幸福的烦恼啊,我他娘的也想烦恼一下怎么办?
“二哥,你说咱们大宋的军队如果都是这样,何时能真正抬起头来?”,木子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