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为兖州牧,我取东郡,乃天经地义,合法合理,倒是陈宫吕布盘踞于此,聚众谋反,渤海王何故助他们! 给两步台阶还装起来了,这一点刘擎是没想到的! 便冷声回道:“陈宫与吕布,乃是本王的人,公台,奉先,你们说是也不是?” “正是!”陈宫答。 “不错!”吕布答。 “兖州自刘岱生乱开始,又遭青州黄巾劫掠,百姓流离,生灵涂炭,本王岂能坐视?本初既为兖州牧,不思平蛾恤民,却争城夺地,岂不失了格局?” 袁绍无言以对,可是,他竟然觉得刘擎说得有道理怎么回事! “你我皆是大汉之臣,当为社稷披肝沥胆,殚精竭虑,如今黄巾盘踞泰山郡,就连徐州刺史都施以援手了,难道本初还不如陶恭祖吗?” 袁绍再度无言以对,再度觉得刘擎所言无法反驳,甚至有一点惭愧感怎么回事! 郭嘉笑而不语,主公铺垫的差不多了…… “本王身在冀州,执掌并州,今岁北方干旱严重,粮食减产,且并州本就贫瘠,极度缺粮,听闻汝南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本初欠我的四十万石粮草,应该快些交付了,每晚几日,可就有一些百姓挨饿!” 袁绍目光闪动,知道不开口不行了。 “待绍回汝南,便安排粮草之事!” 好大一个饼!刘擎冷笑,上一次,便是信得过你,放你离开了河内,结果呢? 同样的错误,我岂会再犯? 袁绍显然还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刘擎之所以以礼相待,是希望他与袁氏能留有最后的体面,不要利益冲突了,刀兵相向了,还落得个相憎的境地。 这一回,放是不可能放的,但体面还是要的。 因为,终究还是要放的。 “另外,北有鲜卑大军虎视并州,西有东羌人蠢蠢欲动,并州边郡,每月消耗钱粮无数,本初你便写信给太傅,望再调拨粮草六十万石,以充军资。” 刘擎说着,又给了袁绍一步台阶。 我都没管这叫赎金,体面不? 袁绍一听六十万石,不由得嘴角一抽,即便是他,也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他自然知晓刘擎言外之意,说是军资,其实就是赤裸裸的讹诈,勒索,而他的依据,便是自己。 唉,谁让自己吃了败仗,已沦为阶下囚呢! 袁绍自知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渤海王是什么样的人,他不是第一次见识,只是加上那四十万石,总共一百万石,这个数字,不知道叔父听到这个数字,会不会当场晕倒。 袁绍没有说话,淡淡回道:“写信之事,我会办,不知渤海王是否还有其它事情?” 言外之意:没别的事的话,我可以走了吗? 刘擎:你想屁吃? “这才哪到哪,晚上陈宫设宴,你我痛饮几觞!”刘擎道。 袁绍自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敢忤逆渤海王,便点点头,暂时应承了下来。 这时,堂外突然跑入一位禁卫,上前通报道:“主公,徐将军到。” “哈哈!好,快请!”刘擎高兴道。 徐将军? 袁绍眉头一紧,十分困惑!在这东郡,能被刘擎称呼一声徐将军的,除了徐荣,还有谁有这资格? 少顷,一武将大踏步步入堂前,步履带风,锦袍鼓动,径直来到刘擎跟前,行了个军中之礼。 “末将徐荣,见过冠军将军,渤海王!”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