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褪去骄傲,褪去温家的声名,他想了又想,他大哥的话未尝不对。 温家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自己凭什么连一个实权副总兵都看不起? 温家是有大量的佃户和矿工,温家百年来也有不少族人取得过功名,虽然没有进士,但举人还是有的,‘士绅’这两个字,温家自始至终都拿捏的死死的。最后就是,他们家还是徐州私营行业的军火巨头。 靠着军械买卖,他们沟通了大大小小的铁匠铺,也沟通了一家家矿坑矿山,与它们背后的主家组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利益团体。 而在这个利益团体之外,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关系。 只要是进入了徐州的人,在大明朝的社会政治规则之下,谁也逃不开利益的捕捉。 然而现在徐州来了金声桓这号人,他手中握着小五千人马,常驻徐州。这是一股足以掀翻桌子的力量,人家是能不在你的游戏规则下跟你玩的人,温家过往的那些优势一下子都没有了,温家还凭什么傲气? 他大哥说的对啊,如果金声桓真的翻脸了,温家真就跟待宰的猪羊没什么区别。 什么?你说温家还有不少家丁? 他们是不错,一个个武备精良,也吃的膘肥身健,可温家的家丁再厉害能厉害的过正儿八经的军队吗? 那不是笑话么。 温家过往在徐州地位特殊,更多的是大明朝的游戏规则的遮蔽,这才让他们家牢不可破。 现在跳出了这种规则之后,就眼下的金声桓,他要是直接拿温家开刀,以温家私售军械,甚至还能给温家扣上一个暗通闯贼的罪名,那事后他就算被问罪,朝廷官府又能真把他怎么着呢? 温家诸多的外在关系屁用都没有,在徐州内部的小团体,面对金声桓的小五千人马,也鸟的用处都没有。 最后金声桓会的什么惩罚? 是从副总兵降为参将,还是怎么着? 之前刘超的例子还历历在目呢。 逼急了人家可以造反,再或者他还能跑回赣西去,金声桓并非没有退路。 他在徐州是翻不了天,但问题是,朝廷有没有必要为了他们温家而对金声桓军喊打喊杀? 不是温博阳妄自菲薄,就是温建阳冷静下想想,也觉得这是奢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