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六百零六章 原有的规则 这个景象一直持续到深夜,且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一辆辆的大马车出了城,其上载满了粮食,他们是去给百姓们分发粮食的。 这次由曲阜城内的官员负责,为了脱去自己与此次事件的关系,向秦江示好,他们这次也是拼了。 “吴廷尉。” 一夜未休息的秦江此时却依旧精神。 吴公忙碌了一夜,奔波于各处,等他回到城里后也顾不得休息,顶着一对黑眼圈直奔县衙。 “这是在城外那些人家中找到的百姓的卖身契,城内的卖身契可还在? 对了,还有县衙内留存的那一份卷宗。” 吴公对着秦江问道。 秦江指着脚边的几口大箱子,道:“全部都在这里了。” “好。” 吴公也不啰嗦,直接打开箱子取出里面的卖身契和卷宗开始处理起来。 鲁地的百姓虽然是被逼为奴,但却也是在官府中留有卷宗的,按照大秦原有的规则,想要解除一个人的奴隶身份,这需要当地主官亲自修改。 除此之外哪怕是一名比这名主官的官阶还要高的官员也无法擅自主张解除这些百姓的奴隶身份。 三人中秦江和赵帜都没有这个权利,唯有身为廷尉的吴公最为合适,因为廷尉这个衙门本就肩负着纠察地方冤假错案的责任。 两日后拿人行动暂时告一段落,同时,官府贴出告示:三日后将会在城外的护城河岸边处决一批人,来往百姓皆可前去观看。 这引发了百姓们极大的热情,往常时候哪户百姓没有被这些人欺压过? 又有多少的人家被他们逼得家破人亡,毕竟这里不是关中。 关中乃是老刘家的基本盘,经过老刘家的数代经营后,朝廷的任何律法、政策等都会得到严格执行。 等出了关中后朝廷的掌控力就会渐渐变小,特别是过了雒阳之后,各家诸侯对于朝廷的政令几乎可以用阴奉阳违来形容。 关中盛产强项令是因为即便他们得罪了贵族后面也会有皇帝撑腰,但是鲁地距离咸阳却足有上千里之遥,是真正意义上的天高皇帝远,哪怕出现了一个强项令,也会很快身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