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有四位嫡子。 长子慕容忠,任左威卫大将军,被封青海成王。 次子慕容万,任右鹰扬卫大将军,被封青海宣王。 三子慕容智,任左骁卫大将军,被封青海喜王。 慕容复是最小的儿子,亡国后出生的,啥也不是。 当然,上面三个兄长听起来很牛逼,其实都是虚的。 且不说青海之地被吐蕃所占,什么国主成王宣王都是安慰,那些武官,也不具备实权。 比如慕容忠,七岁的时候就授左威卫将军,那是十六卫的从三品武将,七岁的娃娃能做什么? 后来又升大将军,同样是个员外虚职。 即便如此,当李彦提到公主的另外三子,李义琰和杨再思也为之动容。 杨再思急道:“那几位慕容王子,麾下可是有不少吐谷浑旧部的!” 李义琰凝重地道:“陛下让他们待在凉州,就是为了收拢昔日残部,抵御蕃贼侵扰,他们如若被暗卫策动,必定酿成大祸!” 李彦道:“叔公不必过于紧张,目前还处于猜测阶段,双方终究是死仇,暗卫把吐谷浑折腾得亡国,这种策反肯定不易,我最初甚至没有考虑过,直到见了这位小王子……” 杨再思道:“对,七八岁大的孩子,明知暗卫是祸害吐谷浑的罪魁祸首,居然还听从其命令,显然复国执念深重,他那三位哥哥,万一也存着些奢想妄念,是会被敌所用的!” 李义琰沉声:“凉州是陇右咽喉,绝不能乱!元芳,你让公主入京面圣,是要求她主动将此事禀明圣人,恭待圣裁?” 李彦点头:“不错,那样有挽回的余地,她的几个儿子本来也无实权,若是送入长安, 还能得一番富贵, 可如果留在凉州, 真要起了不臣之心,全家都要被累及。” 杨再思皱眉:“可吐谷浑的旧部只认鲜卑王族,几位王子离开了, 那些人怎么办?受凉州刺史管辖么,恐怕也会生出事端啊!” 李彦道:“我们带着国主和公主去凉州, 让他们坐镇边境。” 李义琰道:“此法稳妥。” 将他们的孩子送入长安为质, 公主夫妇则坐镇边境。 终究是曾经统治了吐谷浑二十余载的汗王和王后, 他们扎在那边,噶尔家族统治着吐谷浑旧土, 也不舒坦。 不过夫妻俩年纪大了,李治算是体谅,才许两人入京享福。 现在没教育好孩子, 自己酿成的苦果自己咽, 继续在边州撑下去, 退休什么的就别想了…… 初步定下处理的办法后, 李义琰和杨再思往使节团而去,李彦想了想, 准备最后去一趟法门寺。 疑似暗卫的人员,极有可能是玄奘的秘密传人,十六年前玄奘大师在法门寺内开坛讲法, 那个时候收了徒。 所以到法门寺内,还需要找些有能力的僧人, 负责协助查办此事…… 唰! 正想着呢,一个光头闪了出来。 法明出现在面前, 双手合十,微微而笑。 李彦一惊:“大师, 你这是从哪里窜出来……咳,你还没离开啊?” 法明道:“李副使未走,贫僧岂能离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