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国史馆的馆主蔡雨热。 曾如此评价过《太宗太后杂记》: ‘即便是国史正史,也通常都会为尊者讳,后朝编前朝之史,更是难以保证绝对公正。自古以来,只有《太宗太后杂记》因为编撰者身份地位足够高,以及本就未打算印刷给别人看,只做随葬品的原因,句句真实,内容毫无避讳。 也未曾被任何后人篡改修正。 再加上还是本朝之人写本朝事,本代事,故自古以来,史书之公正且真实者,莫有能与《太宗太后杂记》相比。’ 我为什么要跟你们说这么多,因为现在的野史研究,就是以《太宗太后杂记》这本野史为标准制定的,有某个方面能够与这本野史契合上,那就加分。 契合不上便减分,就是这么简单。 接下来我会跟你们说一下更为详细的野史研究标准,内容可能会相对枯燥一点,但是你们必须得记,因为待会儿我会给你们布置一个作业,那就是每人分一本野史,然后根据我教给你们的标准,算出那本野史的真实性有多少分。 不要想着互相抄袭借鉴啥的。 野史多的是,每人一本都不重复我跟你们讲,所以你们必须靠自己分析。 话不多说,接下来全息投影会在你们每人面前投一本《太宗太后杂记》。 我会从头到尾给你们分析标准。” 好家伙,本来以为能听些有趣野史的学生是彻底萎靡了,谁能想到野史研究课是真只讲研究方法,丝毫不举几个有趣野史例子,真真是毫无乐趣可言。 不过摊上了这么个老师,他们又不能换,只能叹息一声后,认真听课呗。 直到他们仔细看起了丁云的史书。 发现里面记载的各种八卦消息毫不逊色于八卦周刊,各大势力或者后宅作恶也不逊色刑侦现场时,这才真真聚精会神的仔细看了起来,并顺带着听课。 偶尔还感慨,古今人类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各种人性的劣根基本一致。 区别无非是法律,风俗和科技…… /62/62925/20968945.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