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新一轮的收获中,丁云提供种子种出来的那些土豆红薯一如既往,平均亩产超过八千斤,多的甚至能够过万斤。 而那些海商找回来的种子。 平均亩产连八百斤都没有。 而且不论口感个头,都远远比不上丁云提供的,土豆是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苦干,红薯是口感微甘,然丝絮颇多,个小水足,故而极易腐败。 这一点其实也很正常,因为土豆和红薯并不是一开始口感就十分好,也不是一开始就十分好种植,产量极高的。 它们是一代代驯化出来的。 那些海商们找来的土豆和红薯虽然不是最原始的版本,亩产量也已经略有提升,但相比较于丁云提供的品种还是略显原始了些,至少原始了好几百年。 还是科技发展极其迅速的几百年。 所以亩产相差了十几倍,口感方面差距也极大,就相当合理且正常了。见此情形,并且又尝了一下海商版本的土豆红薯口味之后,那些先前觉得贵太妃的功劳没那么大的人,包括容华帝,这才明白贵太妃所谓花了几十年时间精心培育的改变有多大,功劳又有多么大。 小麦水稻从古至今数千年的改变。 都没这么大。 之后,可以说所有人都放弃了种植海商版本土豆红薯,就连海商本身也放弃了,转而开始专心培育其他新品种。 而丁云这个贵太妃本人的功劳。 总算彻底确定,无人再质疑。 不知是因为愧疚,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在有了此次对比之后,容华帝便在朝堂上提及给丁云加封之事。 百官宗室们除了礼部略有异议。 其他人大多都没反对。 有一部分是觉得自己先前看低了贵太妃的功劳,有些愧疚,有些是觉得这是皇家的事,与他们并没有太大关系。 还有的则是觉得,用一个虚名抵消这么大的功劳,其实也还算挺值得的。 所以在大多数人都同意,没意见的情况下,礼部的那点意见,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没多久,这件事就算是顺利通过了百官协议和宗室决议,并由礼部和宗室那边共同商定了一个册封大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