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至此之后,丁云才算是在村里彻底奠定自己有能耐的人设,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县里弄辆自行车或者缝纫机回来,与预定单上面的村民,进行交换。 用自行车或者缝纫机换工分。 没换几次便成了村里的工分首富。 除此之外,她还会很热情的给村民和知青们带些日常生活用品,又或者婚嫁用品,既便宜又好用,还不要票卷。 总之,她是以一己之力。 提高了大王村所有人的生活水准。 无论村民还是知青都很喜欢她。 再加上村长的照顾,她在村里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坦,每天除了割猪草需要浪费点时间,剩下时间都能闲着。 但这日子,无疑是有点无聊的。 不到一个月她就有些受不了,所以想了想,最终特地又去了趟县城,搬了个她能在临期库存销售网上买到的,最大尺寸的黑白电视机回来,并且把电视直接搬到粮库那边,插上电请大家看。 不是她不想搬回家,主要是她家也没通电,整个村除了粮库那边通了电之外,其他没有哪家通电的,因为这时候电费挺贵的,真没有几个人舍得使用。 就是城里通电的都得节俭着用。 能不用电都是尽量不用。 粮库那边能够通电,还是因为农忙的时候需要用电,当然了,最主要还是那边电费不用个人出钱,村集体出钱。 所以丁云想让她那电视正常播放。 只能送到粮库。 这消息一出,也就是丁云搬了个电视到粮库的消息一出,村里人,包括那些知青,全都不由兴奋了起来,那是赶忙跑到了粮库那,想要凑个热闹看看。 没办法,电视实在太罕见了,虽然说国内五八年就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 但那时候都没有大量生产往外卖。 几年后才开始生产一些销售。 可产量也很低,有时候能买到台二手的就已经算相当不容易了,总体来讲可比自行车啥稀罕多了,也难买多了。 下乡插队的那些知青,虽然原来都是城里人,可他们家也没那钱和能耐买电视机啥的,别说这时候了,就是再过个七八年,哪家买一台电视机都会很引人注目,并且引来很多亲戚邻居去看。 有心疼电费的甚至能把电视机锁起来不让看,或者要求看的人分摊电费。 再往后几年允许私人交易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