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获胜的障碍是什么(四)-《燃烧的世界》


    第(1/3)页

    大周驻朝鲜司令部里面的将官们互相交流着视线,最终还是看向面前的少校参谋陈韶。

    少校么,在大周一百二十万陆军中没有一万,也得有八千。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军阶。不过从制度上,少校级别的军官,用一种通俗的看法,‘也算是个人了’。

    既然被当人看,便是将军们也得听听‘人话’。

    71军军长丁可桢问道:“陈参谋,这个不能小看日军,要怎么讲。”

    陈韶果断答道:“报告,日军到现在的表现,证明日本对于壬辰倭乱进行过相当认真的研究。至少在维持丰臣秀吉的优势同时,还在努力避免其劣势。”

    “呵呵。”一位少将忍不住冷笑起来。

    “刘师长,你觉得哪里好笑?”丁可桢军长问道。

    刘师长赶紧答道:“报告军长,这位参谋可是战史系毕业的?”

    “他……”丁可桢军长看向宋岚中将。

    宋岚中将没想到事情竟然变成这样,却觉得陈韶所说的挺符合自己的看法,就替陈韶出头,答道:“陈参谋是军校步兵指挥专业。”

    刘师长明显没有感受到宋岚司令的心思,他有些不以为然的答道:“那陈参谋对于壬辰倭乱的了解可不少么。”

    宋岚索性直接把话亮明,“既然刘师长这么说,就听听陈参谋到底怎么看。”

    一时间,将官们各自有着心思。却不得不暂时看向陈韶。文勇参谋长不想耽误时间,就直接询问陈韶,“陈参谋,你把你的看法说出来。挑重点!别啰嗦。”

    陈韶着实没想到自己就这么成了焦点,赶紧按照参谋长所说,把自己对壬辰倭乱的看法讲出来。

    首先自然是日本动员的军队数量很大。159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了军队30万6250人,以15万8700人之陆军部队区分为九个军团渡海至朝鲜作战。

    其次,日本拥有海军的局部优势。日军一直拥有海上优势,拥有3000艘船。大明与朝鲜两军船只加起来也不过1000。

    再次,日本战斗意志相当高。壬辰倭乱从1592年打到1598年。打了六年之久。其中,日军两次大规模派兵,各种战斗中出名的也得有十次。

    当然,其中好几次是日军对上朝鲜军队的大胜。

    最后。日军的彻底失败,是露梁海战后,大明与朝鲜改变了战役思路,在对马大破日军水师。才让日军攻势受到全面压制。
    第(1/3)页